諸葛亮,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本來是一個躬耕南陽的隱士,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從此開始了報答知遇之恩生涯。
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隆中對》戰略,並以此為藍本,開始聯合東吳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收割荊州,進入益州,奪權漢中,開創了霸業。尤其在劉備白帝城托孤之後,諸葛亮更加兢兢業業,為國操勞。
新登基的小皇帝劉禪啥都不懂什麼事情都依仗著「相父」諸葛亮。「事無鉅細,鹹決於亮」,無論是蜀漢的內政,還是打仗的事,諸葛亮就可以處理,劉禪一般只是在年終時管管祭祀的事情。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積勞成疾,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累倒在工作崗位之上,於五丈原前線溘然長逝。他本想的是在臨終前,發揮一下餘熱,為蜀漢多打下一片土地,為蜀漢解決掉勁敵司馬懿。然而,司馬懿採用「烏龜戰術」,打死不出戰。
諸葛亮為引誘司馬懿出兵,用了各種辦法,如送給司馬懿女人穿的衣服,嘲笑司馬懿不敢出戰,還不如當個女人,回家看孩子去。然而,善於隱忍的司馬懿欣然接受諸葛亮的禮物,不但沒上當,還套出使者的話,知道諸葛亮命不久矣。
司馬懿能耗得起,諸葛亮的身體耗不起啊。他在臨終前,向後主劉禪的使者尚書僕射李福托付後事。諸葛亮說道:「在我百年之後,蔣琬可以委以重任,執掌國家大事,蔣琬之後,費禕也可以管理國家大事。」李福連忙又問道,那麼蔣琬和費禕這兩位賢臣之後,誰還可以擔負國家重任。諸葛亮沒有回答,表示他也不知道了。
諸葛亮在托付國家大事之前,曾向後主劉禪報告了自己的家產,到底有幾畝地,幾棵樹。那麼他為什麼要如實上報自己的家產底細呢?
有人說,這是後主劉禪要求的,在國家法律裡面規定的,開展廉潔勤政建設?整個國家大事都是丞相諸葛亮管理,大部分制度都是諸葛亮決定的,他並沒有規定上報家產這項制度。當時蜀漢有錢有勢的官員,也不會非常配合,如實上報自己到底有幾畝幾分地的。
諸葛亮自己主動申報家產,其實是為了廉政建設。他深知,一個國家能否繁榮昌盛,主要看這個國家的官員是否廉潔奉公。「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諸葛亮為了搞好廉政建設,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清官的旗幟,先報告自己的家產。諸葛亮是百官之首,他報告了自己的家產,做了表率,手下官員自然會跟著報告自己的財產。只有官員財產透明了,才能防止有人中飽私囊,貪污腐化。
那麼,諸葛亮到底有多少財產呢?他算不算一個清官呢?
《三國誌諸葛亮傳》中記載: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諸葛亮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樹,還有十五頃土地,足夠我的子孫衣食無憂了。至於我外出北伐,有國家供應,我也不需要其他奢侈品。我若死了,也沒什麼多餘的錢財,沒有辜負皇帝的重托。在諸葛亮死後,劉禪派人調查諸葛亮家產,真的就是諸葛亮所說的那些,沒有多餘的了。
諸葛亮給後主劉禪的書信中,表明自己僅有十五頃土地,八百株桑樹,家產到底是多,還是少呢?
八百株桑樹看著數目不少了,十五頃土地看著也是非常多的樣子。由於三國時期距離現在非常久遠,不知道八百株桑樹到底價值多少,而十五頃土地根據東漢時期的度量衡制度,相當於一千五百畝,然而東漢的一畝約等於現在的0.5畝,也就是說諸葛亮的十五頃土地大約是現在的七百五十畝,即499500平方米,確實不小了。也有讀者認為諸葛亮佔據如此大面積的土地,應該不是一個清官吧?
諸葛亮到底是不是清官,他的土地面積和其他官員比較一二便知。參考《晉書食貨志》中西晉官員的土地面積,可以比較一二。
該書記載:「品第一者佔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三品四十頃,第四品三十五頃,第五品三十頃,第六品二十五頃,第七品二十頃,第八品十五頃,第九品十頃。」
諸葛亮貴為蜀漢丞相,肯定是一品大員,只有十五頃土地,竟然只和第八品官吏的土地一樣多。他難道不算一個天大的清官嗎?答案顯而易見,諸葛亮是蜀漢,乃至整個三國時期的一位難得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