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諸葛亮死後 曹魏和東吳為何不趁機攻打蜀漢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何諸葛亮死後 曹魏和東吳為何不趁機攻打蜀漢呢

諸葛亮死後,蜀漢為何還能撐三十年,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任何一個朝廷,當牛掰的執政者去世後,國內必定不太穩定,國外其他勢力也會蠢蠢欲動。對於蜀漢,劉備去世後,國內就有黃元叛亂以及南中地區造反,諸葛亮去世後,孫權在吳蜀邊界增兵威脅,可見,蜀漢僅靠一州之地,其生存是挺不容易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公元263年蜀漢滅亡,諸葛亮死後,蜀國竟還堅持了近30年,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諸葛亮

究其原因,可以簡單歸為三點。

其一,外部因素。我們來看看這三十年,曹魏在幹嗎?東吳又在幹嗎?怎麼不趁著蜀漢虛弱的時候,伺機入侵呢?

諸葛亮死後約5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了,曹叡是機智的,他在位時很好的限制了司馬懿的權力。曹叡死後,托孤大臣曹爽攬朝政攬了近二十年,其中曹爽曾有一次率軍攻打蜀漢,不過沒能成功,假設成功的話,天下可能是另一個模樣了。隨後便發生了高平陵事變,司馬家做掉曹爽,把持了曹魏的大權,不久後司馬懿就死了,之後長子司馬師也死了,於是到了公元255年,司馬昭專權,再過了7年多,司馬昭決定伐蜀了。

回顧曹魏這三十年,忙不忙?真滴忙!曹叡死完,曹爽死,曹爽死完,司馬懿死,司馬懿死完,司馬師死,終於到了司馬昭時期,基本消滅了曹家忠臣,有時間經營國家,然後起兵伐蜀了。

這三十年東吳在忙啥?忙著和曹魏小規模交戰,忙著內部鬥爭,孫權的兩個兒子孫和、孫霸在爭奪儲君之位,公元252年,孫權掛了,孫亮繼位,之後又和司馬家交戰了。

故曹魏、東吳都很忙,都得處理國內事務,幾乎沒時間攻打蜀漢,蜀漢雖然比較弱,但要完全侵吞下也得做好充分的準備。

軍事聯盟曹叡和辟邪

其二,諸葛亮死後,蜀漢的執政者都盡職盡責。

據《資治通鑒》記載,諸葛亮死之前,後主劉禪曾派李福去詢問誰可繼任並主持國家大事,諸葛亮回復說蔣琬,李福繼續問,蔣琬之後呢,諸葛亮再回答,費禕可以接任。這段記載被羅貫中老師編寫,在《三國演義》中有這一幕。

蔣琬和費禕,兩人雖說能力不及諸葛亮,但也算中規中矩,對劉禪忠心耿耿。兩人經常在漢中前線和成都兩頭奔走,曹爽的那一次伐蜀,正是費禕率軍前去擊退了魏軍。這兩人死後,蜀漢基本就到了黃皓干政時期,朝中變得烏煙瘴氣了。

諸葛亮指定的兩位繼位人可保蜀漢二三十年,之後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蔣琬

其三,文臣武將的配置還不錯的。

丞相諸葛亮雖然走了,但一些優秀的文臣武將還在。比如說董允,董允是劉禪的老師,他基本都在朝中匡正劉禪的行為,如果沒有他,劉禪估計早就放肆起來了;比如說鄧芝、宗預,完成了聯合東吳的任務,並保護著吳蜀邊界地區;比如說馬忠,此人治理南中地區很有一手,使南中地區的經濟不斷發展;再比如王平,若沒有他在漢中冷靜應對曹爽大軍的入侵,蜀漢估計要早滅亡十多年呢。

當然還有軍事統帥姜維,將領廖化,吳懿,張翼等人,文臣呂乂、向朗、郭攸之等人,這些都是能幹事的臣下,劉禪的得力助手。

廖化

由於諸葛亮作戰的謹慎,他北伐期間兵力並沒有大損,蜀漢的軍隊算是維持住了。而且諸葛亮奠定的治國方針,也讓蜀漢的經濟能保持穩定發展,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那麼,有沒有劉禪的功勞呢?估摸著也是有的吧...小夥伴們怎麼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