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曹操在晉位魏王時,為什麼非要逼死荀彧?與他的家族有關!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建安十七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遭到了荀彧強烈的反對。曹操無奈之下,只能暫緩行事。於是曹操贈送了一個食盒給荀彧,荀彧打開食盒,發現食盒之中空無一物。要知道士死為「不祿」,他荀彧想要食漢祿,曹操這裡沒有。荀彧見大漢的頹勢無法挽回,無奈之下,他只能服毒自盡,為漢室盡了自己最後的一份力。
當年荀彧棄袁紹而投曹操,被曹操稱讚為「吾之子房」,但實際上,荀彧一直不認為自己是曹操的屬臣,在荀彧眼中,他與曹操不過同為匡扶漢室的臣子,也就是說,他與曹操並非君臣,而是同事。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曹操手中的權勢越來越大,因此曹操心中自然而然的有了別的想法,那就是晉位為王。
對於曹操而言,他不可能做一輩子的權臣,因為無論權勢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他終究只是一個臣子。而身為臣子,又挾持著漢獻帝劉協,曹操自然受到了很多來自外界的威脅,如董承的衣帶詔事件,伏皇后希望其父伏完征討曹操等等。可以說,曹操如果只做了權臣,很有可能要面對無盡的偷襲與暗殺。當年呂雉權傾朝野,但在呂雉死後,呂氏一族就被滅了;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將軍霍光是當時朝政實際上的決策者,然而霍光去世兩年後,霍家因謀反被族誅。正因如此,曹操深知權臣看似風光無限,但死後甚至有可能連累自己的家族!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有選擇更進一步,獲得更高的權利,甚至取代漢室,建立政權。
只不過晉位為王將是一把雙刃劍,從好的方面看,曹操可以繼續獲得大權,甚至有可能化家為國;從壞的方面看,就是要失去諸如荀彧這類忠於漢室的重臣。而荀彧在與曹操共事的過程中,同樣積累了很高的威望,一旦荀彧站出來公然反對曹操,只怕曹操難以成事。
無奈之下,曹操唯有想辦法處死荀彧,這樣朝中的反對之聲才會小一些,曹操他自己也能更加方便成事。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利,更是為了保證自己家族的利益,曹操最終含淚除掉了荀彧,隨後晉位為魏王。
筆者認為,無論是曹操為自己的家族著想,還是荀彧為自己的理念而付諸生命,兩人都是忠於自己想法之人,都沒有什麼過錯。如果真要說起來,只能說是亂世惹的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