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要殺呂伯奢一家 曹操真的是誤殺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為什麼要殺呂伯奢一家 曹操真的是誤殺嗎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呂伯奢一家被殺,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三國時期,天下陷入大亂之中,各諸侯為了自身利益而陷入混戰。一個個英雄人物也不斷的登場,而其中能被稱之為「梟雄」的只有一人,他就是曹操。歷史上,曹操是一個多面的人,因此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讚揚他的人說他為國討賊立下了大功,貶低他的人又說他是篡漢的國賊,當年曹操因為騎馬踩踏了身旁的田地,而過意不去,因此割發代首,這也說明了曹操是個善良的人,但歷史上他還做了一件非常具有爭議的事情,那就是他在逃亡路上誤殺掉呂伯奢一家,並且在之後沒有什麼的表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年義憤填膺的曹操,聽聞董卓作亂,於是想暗中除掉他,可是行刺計劃失敗,曹操也不得不倉皇逃命。在逃亡的路途上,他感覺十分疲累,便向路邊的一戶人家討口水喝,可誰知這戶人家就是呂伯奢的家。而呂伯奢是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他看到曹操來到家中做客,也是喜出望外,熱情地打酒來款待他。曹操生性好疑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看到呂伯奢外出買酒了,生怕他一會兒回來就找人將自己給捉拿了。並且呂伯奢出門前還交代家人殺頭豬給曹操做下酒菜,晚上,曹操輾轉反側睡不著覺,聽到隔壁有霍霍的磨刀聲,於是起身查看,發現正是呂伯奢父子在磨刀。隨即曹操想到呂伯奢留宿自己是不安好意,現在就要磨刀將自己殺掉獻給董卓。於是他決定先下手為強,將呂伯奢一家給殺得精光。

如此來看的話,曹操極有可能是「誤殺」,畢竟呂家人對他不薄,又是買酒又是殺豬的,可到了曹操眼裡,卻成了別有用心。因此,很多人也對於曹操的這種行為表示不滿,認為他是過於敏感多疑了,並且手段也過於殘暴,竟然因此就殺掉別人全家。不過,有一位歷史專家卻並不這麼認為,相反他覺得曹操並沒有殺錯,而是呂伯奢一家本就該殺!原來這位史學家從魏國流傳下來的史書中發現了歷史真相:曹操誅殺呂伯奢一家並不是亂殺無辜。

在歷史書上,當時真實的情況是這麼記載的,在呂伯奢外出買酒後,他的家人卻選擇了先將曹操一行人抓住,從而實施了搶劫。並且趁著曹操熟睡時,磨刀霍霍也是存在的,但他們目的並不是殺豬,而是為了準備對付曹操。《三國誌》中的原話為「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可見,呂伯奢一家還真是別有居心啊!而曹操真正殺死的也並非呂家全部,而是除了呂伯奢以外的剩餘8個人。至於原因,用現在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正當防衛」。

搞明白了這件事,那我們再來理一理為什麼曹操的好友陳宮要和他反目成仇,並分道揚鑣呢?當年,陳宮在目睹了曹操殘忍殺害呂伯奢一家後,怒斥曹操大不義,是一個小人。而曹操卻回答:「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一句話後來也成了曹操為人的風向標,一聽就知道他不是什麼好人。但事實上,根據《三國誌》的記載,曹操誅殺完呂伯奢的兒子後,陳宮不但沒有與他分道揚鑣,反而還成為了曹操麾下的一名重要謀士參謀。而陳宮與曹操真正反目成仇,是發生在後來曹操東征陶謙之時。

通過《三國演義》,我們都知道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可謂亂世之奸雄也。曹操與董卓一樣殘忍、自私,所以陳宮棄之而去,甚至輔佐呂布對抗曹操,這就是曹操的「人設」。不過在正史上,曹操卻成功「洗白」,不僅足智多謀,還有德有才。即便是「誤殺」了人,也是該死之人。看來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的那句經典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在正史中應該換成:「寧可我先下手為強,也比後下手遭殃要好」。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