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樂不思蜀非真傻:虎口求生安度晚年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禪樂不思蜀非真傻:虎口求生安度晚年

裝傻最成功的牛人,當屬劉禪。在世人的眼中,劉禪是平庸昏聵的君主,更有甚者稱之為「扶不起的阿斗」,譏其「樂不思蜀」。可是,阿斗真的是個昏庸、愚鈍甚至弱智的君主嗎?《三國誌》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說諸葛亮曾對人稱讚劉禪,被劉備知道了,劉備很高興,在遺詔中寫道:「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意思是說,連諸葛亮都稱讚劉禪「智量甚大」,比想像中聰明,我還有啥擔憂的?諸葛亮不是喜歡阿諛奉承之人,顯然,劉禪絕不是像傳說中的那麼無能。而「樂不思蜀」也是有背景的。公元263年,曹魏兵圍成都,劉禪衡量雙方實力後心知肚明,要是抵抗,士兵的傷亡一定巨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讓百姓遭殃。

   在深思熟慮後,劉禪開門投降,之後被俘北上到達洛陽,被封為安樂公。作為亡國之君,劉禪處處謹慎。降魏後,司馬昭曾在一次大宴蜀國君臣時,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樂,以觀察劉禪的反應。蜀國舊臣聽後無不悲慼,只有劉禪一人不悲反笑,開心得不得了。

   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就這樣,司馬昭再也不懷疑他。而劉禪被俘8年後,才在洛陽因病去世,安樂地度過了餘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