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瞭解:劉禪繼位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作為「扶不起的阿斗」以及「樂不思蜀」的主人公,劉禪這個人可以說是讓後人又恨又無奈。
畢竟哪怕再沒有才華,自己的父親劉備在去世之前也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劉禪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管理國家就可以了;再加上有諸葛亮這麼一個忠心不二的人才在身邊,怎麼著也不能將整個蜀國直接變成了這個模樣。甚至在亡國以後,在司馬昭的試探之下,竟然能夠說出「此間樂,不思蜀」這樣的「混帳話」,落下話柄讓人貽笑千年。
可是瞭解三國時期的歷史就會瞭解,劉備並不是只有劉禪這一個兒子。除了劉禪以外,劉備還有三個兒子,一個是養子劉封,剩下兩個分別是親生兒子劉永和劉理,所以說劉備的選擇並不是只有劉禪一個人。
那麼為什麼劉備就不立其他的兒子為「太子」,而是選擇被後人評價為一事無成的劉禪呢?
親疏終有別
要說劉備的四個兒子中呼聲最高的,可能就是養子劉封。雖然說劉封這個人也許放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中,都實在不是一個帝王首選,但是在整個蜀國大環境下,劉封就算再怎麼不符合也劉禪好。
雖然劉備在此之前也曾經動過將皇位繼承給劉封的心思,但那是在自己沒有孩子的前提下。
在劉備真正發家之前,基本上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連自己的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更別說生兒子了。但是在古代的傳統觀念中沒有後代是萬萬不可的,所以劉備就在自己流亡途中,在長沙地區找到了一戶劉姓家庭,收養了這家人的小侄子。
而一開始劉備確實以為自己不會有親生子嗣,所以也將劉封當作自己的唯一繼承人來看待,並且在他的身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劉封也沒有讓劉備失望,在劉備的教導之下,劉封的學識以及膽略都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領導者的標準。所以如果後續劉備依舊沒有子嗣的話,劉封絕對會成為蜀漢的下一任領導者。
很顯然有些發展往往都事與願違,劉禪的出生讓整個事情的發展變了方向,再加上後來穆皇后又生下了劉永、劉理。
從劉備一直都想要興復漢室就可以看出,他這個人是非常在乎血統的,所以劉封再怎麼符合皇位,也終究是個冠以皇姓的外族人,自然早晚會被劉備「拋棄」。
雖然歷史上說,是諸葛亮認為劉封性格太過剛強並不符合做皇帝,但誰又瞭解是不是劉備在自己兒子出生以後就想讓劉封成為「棄子」呢。
繼承製度難以拋棄
我國的古代封建時代,皇位的繼承向來都是遵循來嫡長子繼承製。這個從夏朝流傳下來的繼承製度,影響著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繼承人的選擇,劉備也不例外。
劉禪作為劉備真正意義上的長子,本就是皇位的最佳人選。即便是劉禪難以擔此大任,但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很難說拋棄就拋棄,再加上劉備這個人本來就比較「保守」,更別指望他能夠廢除劉禪,重新立繼承人了。
並且在養子劉封沒能夠守住上庸以後,劉備和諸葛亮就感覺,到了「解決」他的時候了。劉封被處死後,劉禪就成為了繼承人,進行重點培養。
有著嫡長子這一光環加持,再加上劉備對他的培養,即便劉備自己也清楚自己這個大兒子並沒有什麼治國之才,也依然在無奈之下將劉禪推上了高位。
二子年幼,劉禪可控
劉備逝世的時候,剩下的兩個次子皆未成人,甚至不滿10歲。讓如此年幼的皇子繼承皇位是絕對不可能的,雖然說諸葛亮絕對不會有什麼取代之心,但是並不能保證其他人沒有。
在歷史上,因為新皇年幼而被權臣架空,最後又被取而代之的案例數不勝數。所以讓年幼的兩個兒子當皇帝,要是真的被異心之人利用,單憑諸葛亮一個人可能無法穩定大局。
雖然劉禪這個人沒啥多大本事,但是容易被人拿捏這一點也成了他的「優點」。一個沒有多大成就也沒多少意見的皇帝,就必須配上一個足智多謀、忠心不二的權臣,這個搭配就是劉禪和諸葛亮。
結語
其實劉備之所以選擇劉禪,一半是老父親的期待,一半也是無奈。畢竟這個兒子再怎麼沒多大成就,也是自己的親兒子。誰會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自己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