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影片,取材於《三國演義》中老將黃忠攻打定軍山的故事,電影中表現的是蜀國黃忠奪得勝利的橋段,但在現實中這場戰役的最終結尾,卻是曹軍逆轉大勝,曹軍將領郭淮就在這場逆轉中起到關鍵作用。
公元219年正月,劉備率主力迂迴到定軍山,劉備大將黃忠與曹軍將領夏侯淵相遇,爭奪定軍山。結果曹軍大敗。夏侯淵被殺。此時,固疾在身未能出戰的郭淮,面臨魏軍無首軍心大亂之敗象,支撐病體收集殘部,穩住陣腳,轉危為安,使蜀軍在大勝之後,不得北進一步。戰後,受到曹操的大力嘉獎。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登帝位,先是任命郭淮為雍州刺史(即為當地最高行政長官),再賜爵位,身負長安重鎮與西南邊陲安危於一身。郭淮不單單是一個武將,他的心思也是非常縝密。一次曹丕大宴群臣,郭淮在半路上生病,遲到了,曹丕很生氣,說:「當年大禹在塗山開會商討治水之事,而防風來遲到了,而被殺頭,這次你有什麼理由。」郭淮說:「想當年,三皇五帝時,人民安居樂業,上下齊心,所以並沒有刑法,而到了夏朝以後,所以才有了刑辟來強行管理人民。如今人民安居樂業,就像堯舜之時一樣繁榮,所以我知道皇上是不會怪罪於我的。」
公元228年,蜀相諸葛亮趁曹丕新死,魏國國內不穩之機,率師北上討伐。為此諸葛亮做了充分的準備,志在必得,此役至為關鍵,蜀勝,則可得關中之地。然而,他沒有料到,他的對手郭淮,使諸葛亮戰事生涯中的悲劇——「揮淚斬馬謖」即將上演。
街亭,山高谷深,地勢險要,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進可攻關中,退可守隴右.諸葛亮用兵一向以慎重諸稱,此次,他兵分兩路,屯兩支勁旅於戰略要地「街亭」與「柳城」,形成犄角之勢。進可兩軍齊出,分進合擊;退可相互援助,彼此策應。然而,諸葛亮沒有料到,他的對手恰好就是郭淮,郭淮當機立斷,緊抓稍縱即失之戰機,當夜親率奇兵,偷襲柳城,一戰破蜀,及時斬斷街亭守將馬謖的側援,既為司馬懿奪取街亭除卻腹背受敵之患,又使街亭由「奇險之地,萬夫莫開」的優勢作戰地形,變為「孤深無援,用兵大忌」之死地。「料事如神」的諸葛孔明,一子頓失,全盤皆輸。歷史也由此上演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一幕。
郭淮一戰成名,馳名於魏蜀,被加封為「建威將軍」。這次柳城、街亭之戰,魏軍損失甚少,蜀軍無功而返,此戰的後果嚴重,不但使蜀國損失了智謀之士,更重要的是,魏國在原本防守空虛的西線部署了更多的兵力,使蜀漢從此失去了奇襲魏地的機會,此後諸葛亮伐魏再也沒有建樹。
公元234年,諸葛亮再出祁山,為蒙蔽魏軍,蜀軍依丞相妙計,佯出斜口,實指北原,意在造成魏軍分析上的失誤,以奇為正,突襲成功。然而,郭淮又巧妙的識破諸葛之計,於是大膽運籌,置斜谷蜀軍於不顧,陳兵北原,以逸待勞,迎戰長途奔涉、疲憊不堪之敵。諸葛亮見魏軍有備待戰,無取勝可能,遂與郭淮言和,領兵自退。勞師而無功,軍需大耗,只好留居漢中,以圖再舉。
公元240年,蜀將姜維征服隴西羌人,並與羌人兵合一處,圖謀進犯曹魏西陲。郭淮親率魏軍奔涉隴西,搶佔有利地勢,採用正面防禦,側冀奇襲之策,大破蜀羌聯軍。正始五年(244年)、八年、九年、嘉平元年(249年),五年間蜀軍、魏軍連年鏖戰,由於郭淮運籌得當,作戰神勇,連連獲勝,從無敗績。英雄總歸會謝幕。公元255年,即正元二年郭淮在戰場上被姜維射殺,結束了戎馬征戰的一生,追贈「大將軍」。
綜觀郭淮一生,軍旅征戰,直至馬革裹屍,精用韜略,用兵如神,為捍曹魏西疆,立有不朽功勳,一生中在「關右」駐守了30多年,曹魏的西疆寸土未失。誠如魏帝曹芳下詔旌尚:「昔漢川之役,幾至傾覆,淮臨危濟難……禽虜句安,功績顯著,朕甚嘉之!」這字字句句都充滿了對這位英雄的褒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