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司馬昭不稱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據《三國誌》記載,魏蜀吳三國前前後後分別打了將近60多年的仗,如此漫長的戰爭,耗死兩代人,以及花費了不少人的心血。但是令曹操、孫權與劉備等人都沒有料到的是,最後贏得這場戰役的竟然是一直在魏國,連續兩代人在曹操手上做事的司馬一族。即便是疑心狡詐的曹操本尊,雖然有懷疑過司馬懿的野心,但是司馬懿的演技實在是太好,過於低調,絲毫沒有將叛逆之心洩露半分。
當年,曹操手底下的第一謀士參謀郭嘉便看穿了司馬懿是一匹披著羊皮的狼,於是警告曹操,需要提防司馬懿。一旦被司馬懿抓住機會,那麼曹操必定會首當其衝,第一個受害。然而,司馬懿的表現十分可觀,不管是輔助曹操平定叛亂,還是幫助曹操斬殺孟達,可謂是忠心耿耿,十分負責。與此同時,司馬懿並沒有因為自己立下種種豐功偉績,而對曹操提各種封功領賞的要求,同時一心追隨於曹操,並沒有想要頂替曹操的野心暴露。更更更重要的是,司馬懿的能力與郭嘉比起來,還相差一大截。種種情況之下,司馬懿便擺脫了曹操對其的懷疑。
司馬懿的狼子野心直到曹操去世,才徹底釋放出來。在他的輔佐下,魏國民富國強,屯田興兵。不僅如此,司馬懿還不分身份貴賤,只要你有能力,都會得到司馬懿的重用。而這一點卻引起了曹爽的不滿,所以一直在明裡暗裡四處針對著司馬懿。而司馬懿為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十分能忍,面對著曹爽的針對與挑釁,一直都是視而不見。因此,在眾人眼裡,司馬懿只是光有能力卻不敢反抗的懦夫。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司馬懿如此隱忍,只是為了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出現。
在嘉平元年,曹芳想要祭奠自己的先祖,因此不得不出城。對於司馬懿而言,這無疑是造反的絕佳時機,因此他發起了兵變。不僅控制了城門,還將曹爽兩兄弟廢除。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整個政權全部落在司馬懿手中。司馬懿在曹氏家族手下低眉順眼了20多年,就是為了這一天除掉曹氏,讓自己成為魏國的一國之主。
但隨後司馬懿的行為讓人所不理解,因為他並沒有將曹芳廢除,依然是魏國的君王。當司馬懿死後,自己的兒子司馬昭與司馬師便頂替司馬懿之職,繼續掌控著魏國的政治大權。與司馬懿不同的是,此時的司馬昭明面上已經是魏國的皇帝了,就差一個登基取締的行為。此時魏帝的生死都掌握在司馬昭的手中,宛如捏死螞蟻一樣輕而易舉。即使魏帝曹髦被人殺害,司馬昭依然沒有如人所料那般登基,而是將曹奐立為魏國的皇帝。而司馬昭一生只是當到了晉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司馬懿與司馬昭兩人都沒有稱帝呢?
這是因為司馬懿在臨死之前,曾對司馬昭與司馬師提醒過,雖然你們兩人才華出眾,十分強,但是如果要輔佐皇帝平定九州,那一定要十分小心與謹慎。司馬懿認為,他們一脈稱帝的時機還沒有到來,在時機到來之前,萬萬不能輕易稱帝。
司馬懿之所以會發出如此提醒,是因為他覺得此時的天下大勢還沒有完全定下來。倘若南方的蜀國與吳國聯合起來,向魏國發起戰爭,再加上自己在魏國稱帝,國內政局動盪不安,那麼就會讓司馬懿陷入腹背受敵兩難的處境,必定會讓魏國元氣大傷,國家動亂。那何不等平定了蜀國與吳國,沒有了後顧之憂,那個時候再稱帝,也不遲。
司馬昭並沒有那麼長壽等到自己重建朝代的機會。而是被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所等到。此時魏國上下全部都是聽從於司馬一家,魏國皇帝如同虛設。在司馬炎的設計情況下讓魏國皇帝退位。於是,司馬炎開始建立晉朝,在司馬昭與司馬懿的高瞻遠矚與深謀遠慮之下,讓給司馬炎鋪平了建立晉朝的道路。
而司馬昭為什麼不想稱帝,除了司馬懿的遺囑以外,同時,他想將開國之君的美名與賞賜功臣的機會也一併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司馬炎。正是這方面的原因,後來的司馬炎建立起新的朝代,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便得到了百姓與大臣的信任。
在百姓與大臣對曹氏家族失去信心之下,司馬炎建立新的王朝情理之中。司馬懿與司馬昭為了能夠登基,可謂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