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黑手不狠 揭秘曹操一再被對手挑戰的真實原因!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面黑手不狠 揭秘曹操一再被對手挑戰的真實原因!

研究三國歷史逐漸發現一條規律,漢末三國「三巨頭」中論雄才和大略其實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曹操長於軍事,外交一般,短於政治;劉備長於政治,軍事一般,短於外交;孫權長於外交,軍事一般,短於政治。

以上說法可能會引起爭論,因為它不能完全運用到個案分析之中,比如說劉備短於軍事,但漢中之戰他完勝曹操;再比如說孫權短於政治,但在他的前期江東呈現的是一個團結奮進的政治局面。上面這些說法是站在三個人一生高度去說的,是一個大方向。

曹操短於政治,這個爭論似乎不會大。從政治出身上講,曹操屬於漢室舊臣的後代,本人也是一名「舊臣」,他本來也打算按照「能臣」的標準設計自己的政治規劃,曾表示死的時候墓碑上能刻一個「漢征西將軍」就十分滿足了。考察曹操的生平軌跡,這一表態絕非惺惺作態,也不是政治上的矯情,應當是某一階段裡曹操真實內心的寫照。

曹操政治生涯的巨變開始於迎請漢獻帝劉協都許縣,本想「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他,最終卻沒能逃過「權重欺主」的詬議,被眾人一致認為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站在了傳統政治的對立面。如果梳理曹操從漢靈帝中平到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的所有史跡,也許你會更傾向於認為這是對曹操的誤解,因為曹操並不想把事情演變成這樣,但所有的所有,既跳出了他的把握,也跳出了他真實的願望。

應該說「奉天子」、「挾天子」這樣的政治規劃從一開始就有問題,當時比他更有勢力的袁紹經過一番評估後主動放棄也出於這個原因,這個問題很複雜,也存在著很大爭議,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這裡想說的是,由於政治架構設計上存在著天生缺陷,曹操在獲取了「奉天子」、「挾天子」帶來紅利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壓力,這種反向力量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對曹魏政權破壞程度之殘酷,是曹操和他的繼任者們都沒有預料到的。

漢獻帝與諸葛亮同年,小曹操26歲,東歸那一年他只有15歲,曹操41歲。5年後漢獻帝劉協到了弱冠之年,按照最保守的看法此時天子也應該親政了,曹操交權還是不交呢?如果交權,官渡之戰本年才開打,能交不能交?如果不交權,好了,罵聲將如潮水而來,奸臣、篡位、謀逆等等,政治髒水將讓你無處躲藏,敵人罵、民間罵,本陣營裡的政治對手們也在小聲地罵。獻帝剛到許縣時,八方人士如雲如雨般主動湧來,一派繁盛,可是這股人才的湧流並未持續很久,以至於曹操後來不得不連續三次發佈《求才令》到處找人才,表面原因是那個時代人才資源的稀缺,背後的主因恐怕與曹操所背負的政治包袱有關。

從個性上說,曹操是性情中人,敢想、敢干也敢說,敢做人之不可做,如早年棒殺大宦官的叔父;敢直面黑惡勢力不退縮,如在濟南國任上刮起的反貪腐、禁淫祠風暴;也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敢於拒絕,如中平年間回應袁紹、許攸等人私下串連的政變。在行事風格上曹操絕不是畏手畏腳的人,但真正掌權之後,也許意識到政治上已然形成了不可逆轉的短板,越是軍事上取得成功,曹操越是在政治上畏縮不前,各種顧忌反而增多了。

也許有人會說,曹操先當司空,再當丞相,建魏公國、魏國,稱魏公、魏王,難道這也叫畏縮不前嗎?可試想,一個通過自己奮鬥、靠著一場一場撕殺拼來了大半個中國的地盤,手裡握有數十萬精兵強將、絕對掌控最高權力20多年的人,卻始終不敢取政權而代之,只能通過一點一點的所謂改制為自己的權力增加幾條備註,這樣的先例之前可曾有過?之後可曾有過?這不是肆意枉為、大膽忤逆,而是內心缺乏政治自信的表現。

缺乏政治自信讓曹操對待政治對手的態度充滿了游移,他想妥協,結果越妥協問題越多;他想和解,結果造就了更多的對手。表面看他是個嚴厲的人,對屬下要求極嚴,不滿意時常當面責罰甚至責打屬下,有的屬下竟然常備毒藥在身上以防無法忍受時自殺,這種嚴苛令人恐怖,政治上的對手他也殺掉不少,從董重、伏完、徐他這樣的謀反者,到邊讓、孔融這樣的「反曹鬥士」,因政治原因死於曹操刀下的人士可謂不少,與劉備甚至孫權相比,曹操這方面的殺戮似乎多了許多。

但這只是表面,不能就此得到曹操殘暴嗜殺的結論。作為一名掌權者,曹操管理的地盤最大、掌權的時間最長、受到的挑戰也最多,殺人也不可避免地會多,而如果把所有個案逐個進行分析的話,曹操嗜殺的結論更無法成立。

關於曹操殺人的問題,有幾點需要澄清:

第一,因為擔心政治環境進一步惡化,曹操其實並不敢對士人隨意開殺戒。曹操真正涉及政治議題是在迎請漢獻帝劉協之後,之前軍事鬥爭是唯一的主題。曹操把漢獻帝劉協接到許縣,不久即發生了邊讓被殺事件,這件事被認為是張邈、陳宮兗州之叛的誘因,但兗州之叛發生在興平年間,而殺邊讓是其後的建安初年,二者並無關聯。不過,邊讓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士人被曹操說殺就殺掉,這件事在士林引起了巨大震動,這時候大多數人對曹操還不太熟悉,因為此事件他們對曹操產生了警惕,袁紹等對手又趁機挑動雙方的對立,曹操在士人中的形象大損。曹操大概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很快就改變了策略,對士人更加尊重,能容忍就容忍。

建安初期曹操對孔融相當尊敬,孔融和袁紹是宿敵,曹操把自己大將軍的名號讓給袁紹時,派去宣達詔書的就是孔融,這樣的安排想必也融也心知肚明。孔融的老朋友禰衡是個怪人,孔融說他有「狂疾」,也就是精神病,邊讓被殺的細節不清楚,但禰衡有意挑戰曹操權威的做法估計邊讓都做不來,但曹操沒殺禰衡。孔融後來一反初期與曹操的良好合作,逐漸變得鋒芒畢露,多次不假掩飾地反對曹操,甚至在一些事情上對曹操個人進行羞侮,以「只求一死」的姿態考驗曹操的耐心,像這樣的情況,估計換成孫權早就「卡嚓」了,到少也撤職流放,虞翻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曹操一忍而再忍。

第二,出於對現實利益的考慮,曹操對願意歸降自己的人基本不殺。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了,只說說張繡和劉備。張繡欠著曹操的血債,曹操的長子曹昂就死於他的手中,曹操在南陽至少打過兩次大敗仗,也都是張繡干的。論實力張繡算不上一流的割據者,但南陽郡離許縣太近,讓曹操不得不把他作為征伐的首選,經過一系列的博弈,在勝負未明的情況下張繡突然宣佈易幟,要投降曹操,曹操接納了張繡,許以高官、封以侯爵,為打消張繡的顧慮還跟他結成兒女親家。大家覺得曹操很高明,但若以一個常人的心去看,有多少人能看出彼時曹操內心裡的痛苦?曹操對待劉備也一樣,在三國人物裡都說呂布是「三姓家奴」,但若論投靠過的人數,劉備肯定輕鬆就打破了呂布的紀錄。劉備的政治誠信和梟雄本性讓曹操狐疑不已,有多位智囊也都建議曹操殺掉劉備,但曹操經過認真考慮,決定不僅不殺,還許以更高的官職、給予更優厚的禮遇。「殺此一人失英雄」,長久以來這都是曹操的內心寫照,不敢輕易地殺戮,擔心堵塞英雄投奔之路,即使是呂布那樣政治信用完全喪失的末路者,曹操仍然一再猶豫是否該殺,以至於最後一刻還在動收投他的念頭。

第三,對於謀反者曹操無法原諒,但誅連範圍十分有限。曹操一生經歷多次謀反事件,一部分政治激進分子不滿意曹操未將最高權力交還漢帝,試圖通過政變的方式對曹操進行肉體上的消滅,對於這樣的對手不管哪位君王想必都不會寬恕,但是與一般的君王的大肆殺戮不同,曹操殺這樣的人時也盡量保持了克制。董重、伏完兩次謀反事件敗露後,所殺的也只限骨幹分子,曹魏陣營裡的主要文臣、武將似乎都沒有受到牽連。曹操征關中期間後方發生了田銀、蘇伯等人的叛亂,負責留守的曹丕等人鎮壓了這場叛亂,事後抓了上千人,有一部分人主張把他們都殺掉,程昱反對這麼做,曹丕接受了程昱的建議,沒有擴大追究的範圍,曹操聽說這件事後十分滿意,後來專門對程昱說:「君非徒明於軍計,又善處人父子之間。」

第四,還有些人被曹操殺掉,由於因史書記載模糊而留下非議的空間。按照上面幾條的說法,曹操是一個慎殺、甚至有時不敢殺人的人,這與多數人心目中的曹操未免太大相逕庭了。曹操還殺過很多人,許攸、楊修、路粹、婁圭、劉勳、崔琰、劉禎……這個名單並不算短,甚至還有荀彧、張繡,沒準也是曹操殺的。其實,前面那幾位是事實,史書都有記載,但除了崔琰外,其他幾個人所犯何事、因何被殺,記載得相當模糊,有的一筆帶過,如路粹、婁圭、劉勳,是他們犯罪該殺還是冤案,史書並未說明;有的雖有說明,卻說得含含糊糊,如楊修、劉禎,按照有限的記載,他們的死完全屬於曹操因小事而隨便開殺戒,但這並不符合曹操的性格。

舉一個高柔的例子,因為跟袁紹有親戚關係,曹操確實想為難他,讓他去做司法方面的工作,等他辦個「冤假錯案」再去追究他,但曹操後來發現高柔這個人很勤懇,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官員,就改變了想法,反而重用起高柔來。

高柔的經歷至少說明兩點:一方面曹操即使要殺人也不是說殺就殺、說辦就辦,遠沒有隨意到那種程度,如果說楊修只是一句話、劉禎只是一個眼神就挨了刀,就有些太牽強了。崔琰被殺出於一場政治鬥爭,為的是保證繼位人曹丕順利繼位,這另當別論。至於後面的兩位,荀彧和張繡,並沒有可史料指出他們死於曹操之手,問題是也沒有史料對他們的死給一個權威、詳細的說明,這筆帳最後還是記在了曹操的頭上。

亂世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曹操不是一名聖僧,以普渡眾生和不殺為戒律,但縱觀他的一生,絕沒有以殺戮為手段、為樂趣,包括關於他屠城的那些傳說,也都經不起推敲,他所做的基本上是他這個角色和地位的掌權者都會做的,既談不上過分,更不能稱為嗜殺的魔王。但曹操在身後背負了太多的這方面的惡名,而劉備和孫權的名聲顯然好得多。這麼說不是為曹操「翻案」,對曹操來說其實現在已不需要「翻案」,只是擺一擺史實、發一發感慨罷了。如果站在所謂的「帝王學」角度去看的話,曹操這個人表面嚴厲,手段其實並不強硬,這大概是他生前被對手屢屢挑戰、身後被世人反覆詬病的主要原因吧。對孔融這樣的人,曹操如果像孫權對待虞翻那樣,早早把他流放出去,來一個殺一儆百,也許從此就會少了幾分噪音而多了一份清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