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什麼能順利出川?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為什麼做不到?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韓信為什麼能順利出川?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為什麼做不到?

對諸葛亮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韓信能出川,不僅僅是韓信的功勞,還要記住劉邦的功勞。

沒有劉邦,韓信也出了川。

拿諸葛亮與韓信、劉邦相比,諸葛亮出不了川,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從天下大局看,形勢不同。

韓信在劉邦的支持下出川與諸葛亮出川所處的天下大勢不同。

項羽推翻秦朝後,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分佈天下,由此看天下,其實還是個亂局。

劉邦被項羽分封到巴蜀做漢王,同時將秦朝叛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三人分別分封為雍王、塞王、翟王,地盤都在關中,企圖利用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三人的力量將劉邦困死在巴蜀。

天下分封完畢,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回到封國首都彭城。

項羽回到彭城不久,齊國起兵反叛項羽,項羽只得帶著軍隊討伐齊國。

韓信在劉邦的支持下,趁項羽與齊國交戰之機,東進關中。

韓信東進關中的時候,儘管有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三股勢力盤踞在關中。

這三股勢力雖然強大,但是各自為王,彼此之間缺乏協調,形不成合力對付韓信,相反被韓信抓住戰機,各個擊破。

韓信在劉邦支持下,帶兵進入關中,集中兵力,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等二人。

諸葛亮北伐中原,雖然天下沒有統一,但是相對韓信那時的形勢比較穩定。

儘管是三國鼎立,但是三國內部都比較安定,而且曹魏已經統一北方,曹魏與諸葛亮交兵無後顧之憂。

諸葛亮僅憑蜀國自身的力量是無法戰勝曹魏的。

二,從蜀漢內部看,實力不配。

當時劉邦的漢國實力相比於蜀漢具備三大優勢。

第一,劉邦具備人才優勢。

韓信、曹參、周勃、樊噲等一大批將領為劉邦攻城略地。

諸葛亮當時僅有老將軍趙雲、不被信任的大將魏延、從曹魏投降過來的王平、姜維等屈指可數的幾位將軍,而且這些將軍單打獨鬥的本事與劉邦那些將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劉邦身邊有張良、陳平等傑出謀士參謀運籌帷幄。

諸葛亮當時除了自己為自己出謀獻策外,再也找不出如張良、陳平這樣的謀士參謀。

劉邦後方有蕭何坐鎮,為劉邦前線籌備糧草、兵員。

諸葛亮後方的那些人找不出一個如蕭何如此傑出的管家。

第二,劉邦準備充分。

劉邦進入漢中以後,儘管只有幾個月時間,但是在這幾個月中,劉邦在蕭何的輔佐下,秣馬厲兵,糧草準備充分。

諸葛亮的蜀漢入主益州,儘管有很多年了,但是一直處於動亂之中。

關羽襄樊之戰,損兵折將,丟城失地。

劉備夷陵之戰,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損失慘重。

兩次失敗的戰爭,幾乎耗盡了蜀漢的國力。

劉備駕崩後,諸葛亮僅僅用一年多的時間恢復生產,就慌促北伐。

每一次北伐,多因為後勤無法保障,草率收兵。

第三,韓信出川後,勢力迅速壯大。

當年,劉邦進攻彭城的時候,帶著十五路諸侯,五十六萬大軍。

儘管很快被項羽打敗了,但是劉邦帶著韓信出川,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很大影響。

一直盤踞在彭城附近的彭越,由此成了劉邦的盟友。

彭越的加入,有效地牽制了項羽。

諸葛亮儘管六出祁山,五伐中原,但沒有一次走進中原。

相反一次次北伐,不但沒有擴充勢力,反而是瞎子點燈,白費蠟,耗盡了蜀漢國力,民不聊生。

三,從諸葛自身看,決策不當。

諸葛亮之前,有三個人物值得諸葛亮借鑒,那就是秦始皇、漢高祖、東漢劉秀。

秦始皇、劉邦、劉秀等三人都是結束動亂社會、統一天下的人物。

在這三位人物中,諸葛亮效仿劉秀,企圖如劉秀那樣一戰而定乾坤。

諸葛亮知道,憑蜀漢的勢力是無法統一天下的。

諸葛亮說過,北伐,也會讓蜀漢滅亡,不北伐,蜀漢也會滅亡,與其這樣,不如冒險北伐,以求一戰而定乾坤。

諸葛亮有劉秀那樣的想法,卻沒有劉秀那樣的智勇。

劉秀的成功。除了昆陽冒死一戰,奠定劉秀基業之外,劉秀還勇於去北方開闢基地。

劉秀去北方,與劉楊聯合,平定了動亂的北方。

諸葛亮每一次北伐,都是失利之後,又重新回到成都,之後又從成都出發。總是離不開成都這個基點。

如果諸葛亮能如劉秀那樣,能將勢力擴展到北方,也許諸葛亮還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諸葛亮走不出成都。

從實際情況看,諸葛亮北伐與劉邦的情形很相似,都是以漢中為基地,然後東進。

與劉邦相比,諸葛亮也具備一些劉邦那樣的優勢。

如諸葛亮身邊的大將魏延就向諸葛亮提出,要傚法當年韓信的戰略,從子午線出奇兵,襲擊曹魏。

諸葛亮卻以魏延的計劃過於冒險,否定了魏延的提議。

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鋌而走險,如果能信任魏延,交給魏延一萬人馬,也許北伐還有一線希望。

諸葛亮卻沒有劉邦那樣的氣魄。

劉邦自信,能將軍隊交給韓信指揮,所以,韓信能出奇兵,進入關中,打敗章邯。

諸葛亮缺乏自信,不敢將軍隊交給魏延冒險,所以每一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

如果諸葛亮能傚法秦始皇,遠交近戰,那是最佳選擇。

諸葛亮最大的失誤,就是對孫權的誤判,以為以孫權為外援,全力對付曹魏,就有北伐成功的希望。

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只要諸葛亮離開益州,孫權就會趁機佔領益州,讓諸葛亮失去根基。

如果諸葛亮能如劉秀一樣,在自己兄長劉縯被劉玄害死的情況下,仍然擁護更始帝劉玄;能像劉邦一樣,明知項羽將其分封在漢中,有意將自己困死在漢中,也不惜冒險進入漢中;能像秦始皇一樣,為了穩住實力雄厚的齊國,不惜以東西二帝並存的代價,穩住齊國,與齊國交好。

如果諸葛亮的蜀漢向曹魏稱臣,穩住曹魏,然後全力對付孫權,消滅孫權,佔領荊州,再回過頭來對付曹魏,也許還有一線希望統一天下。

諸葛亮在穩住曹魏的情況下,全力對付孫權,讓孫權失去了曹魏這個依靠的對象。

即使曹魏在諸葛亮對孫權用兵的情況下,趁機進攻蜀漢,諸葛亮也沒有風險。

因為曹魏進攻蜀漢只有兩條途徑。

一是從漢中進入益州,二是從荊州進入益州。

如果曹魏從荊州進入益州,荊州是孫權的地盤,孫權會抗拒曹魏。

如果曹魏從漢中進入益州,諸葛亮只要派人守好漢中,曹魏也無法對蜀漢造成傷害。

當年,劉備不顧一切地東征孫權,就是基於這樣的策略,可惜劉備慌促出兵,才釀成了大禍。

綜上所述,諸葛亮要順利出川,最好的決策就是傚法秦始皇,遠交近戰,先消滅孫權,再對付曹操,才有希望統一天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