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的皇帝,他個人有極強的個人魅力。在劉備平定益州之後,為了鞏固統治,故而將劉璋遷往荊州,孰料此一英明決定卻因關羽破壞,致使劉璋及其兒子被孫權利用,在劉備死後,竟然使得諸葛亮為此心煩三四年。
劉備是不是個仁義之君,在此不便議論,但就劉備平定益州後,為了鞏固政權,沒有讓劉璋突然「暴斃」,從這一點上說劉備還是蠻不錯的,不過為了鞏固其在益州的統治,劉備作出將劉璋遷到荊州的英明決定,孰料,關二爺不給面子丟了荊州,也丟了劉璋。
劉備對於劉璋父子來說,可謂是奪家滅國之恨,相比較,劉璋父子更願意被孫權所利用,報仇雪恨!
公元220年,孫權表奏劉璋為益州牧,駐紮在秭歸,招降納叛,不料,劉璋很快就病死,讓孫權的如意盤算落空。
不過,劉璋還有一個「勇敢有為」的兒子劉闡,他在父親劉璋死後扛起復仇的大旗,被任命為「益州刺史」,駐紮在交州和益州的邊界地區,繼續招降納叛。
當時的蜀漢,劉備東征失利,國家精銳損失巨大,北有曹魏虎視眈眈,東有孫吳大軍雲集,南有蠻族土著、豪強蠢蠢欲動,內有益州大族暗流湧動,在此之際,劉闡勾結蠻族土著、豪強趁蜀漢國力大衰,發動叛亂。
當時,雍闓殺蜀所署太守正昂,舉兵號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漢;越巂酋長高定殺死太守龔祿,自封為王;牂柯太守朱褒響應雍闓的叛變;孟獲串聯蠻族發動叛亂。一時之間,益州南部領土幾乎喪失殆盡,由此可見劉闡煽風點火的能力。
南蠻的叛亂,再加上蜀漢當時面臨的威脅,使得諸葛亮為此心煩了四年之久,自劉備在公元223年去世之後,直到公元225年才騰出手來出兵南中,平定南方叛亂。
雖然諸葛亮不久之後就平定了這裡的叛亂,但是南中地區一直是不穩定的,終蜀漢存國期間,對於南中地區一直是嚴加控制與防範的,蜀漢三大都督之一庲降都督,就專門負責該地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