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五虎上將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三國中著名將領輩出,如曹魏五子良將,宗親八虎騎,東吳十二虎臣等,都是當時魏蜀吳爭霸的資本。當然在這些武將中,流傳最廣,威名最盛的就要數蜀國五虎上將了。在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時,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上將。
但除了演義中有描述的五虎上將,在《三國誌》中只是把他們五人列為一傳,並沒有明確提出有五虎上將的說法。因為這五人雖然都很勇猛,立功也不少,但仍然參差不齊,無法並列相提。
歷史的記載都是很客觀的,五虎上將之中,誰是最被高估的一個呢?答案其實很明顯,此人就是趙雲,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得出結論。
第一,趙雲雖然很勇猛,追隨劉備也比較早,但與其他四人比,立的戰功卻不是很多。
如關羽,別的不說,就鎮守荊州期間,攻下襄陽,圍困樊城,斬殺魏國大將龐德,擒獲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可謂威震華夏。如趙雲統兵鎮守荊州,估計沒有這樣的強大氣魄與能力。張飛義釋嚴顏,智敗張郃;黃忠入川作戰,定軍山陣斬夏侯淵,一戰成名;馬超渭水之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擊敗曹軍如猛虎下山,無人敢擋。
這些都是其他幾人的功績,而趙雲呢,很少單獨帶兵,總是保護劉備或諸葛亮的安全,負責後方的穩定。所以就戰功而言,趙雲是無法同另外幾人相提並論的。
第二,趙雲戰功不多,並不是偶然,而是必定。
因為趙雲行軍作戰,隨機應變的能力很弱,可以說和他的武力根本不匹配。趙雲在跟隨劉備後,總是以武力見長,很少有出謀劃策的時候。如在禳山之戰保護劉備撤退,擊退張郃,殺死高覽;在漢中之戰中,救助黃忠老將,衝殺曹軍;夷陵之戰營救劉備,擊退吳軍等戰役中,趙雲的基本體現都是勇猛無敵,武藝超群,而沒有表現出高超的戰術,基本都是一桿長槍,左右衝突。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諸葛亮本不想帶老年趙雲出征的,但趙雲執意不過,所以命趙雲為先鋒出斜谷。在北伐前幾陣中,趙雲老當益壯,不讓廉頗,斬殺魏國大將韓德五父子,並擊退駙馬夏侯懋大軍,殺得魏軍大敗。而在魏國反應過來後,趙雲憑借血氣之勇,只顧衝殺而中了曹軍圈套,左右衝突不出。若不是關興、張苞二小將前來救援,估計趙雲一世英名就要毀於此役了,差點晚節不保。
再看老年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步步為營,擊敗張郃,大敗曹軍,才是真的老英雄。
第三,趙雲雖然也是蜀軍大將,但總是守護在蜀國後方。
很多人都為趙雲抱不平,認為這是小看趙雲,埋沒英雄的做法。但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的識人之明是完勝諸葛亮的,在三國中絕對可以排在前幾名。而劉備這樣安排趙雲,絕對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因為趙雲不但是武將,更重要的是趙雲做事謹慎,能夠很好地照顧幼主。事實證明劉備是對的,趙雲兩次救助後主,都是不顧危險,置之死地而後生。如在長阪坡之戰中,趙雲衝進曹軍,七進七出,尋找後主,救助甘夫人。以及在孫夫人面前,奪走阿斗,獨戰吳軍,都充分表現了強烈的責任感,不負劉備所托。
第四,趙雲不但戰績沒有其他四人高,而且官職也差距不小。
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而趙雲此時只是個雜號將軍,翎軍將軍而已。而魏延都被劉備重用,任為漢中太守而獨當一面,成為北方戰線的司令官了。
《三國誌關張趙馬黃傳》中相關記載: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趙雲官位沒有其他幾人高,而被合為一傳。可能更看重的是趙雲的武藝吧,畢竟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曾感歎道:「子龍一身都是膽!」
所以綜上所述,趙雲在能力,地位等方面都不如關張馬黃等人的情況下,而被統稱為「蜀漢五虎上將」,對趙雲來說可能有點言過其實,被高估了!因為趙雲的戰績,謀略不及其他四人那樣耀眼,只是在後方默默付出,成為了令主公都差點忘記的英雄。
蜀國五虎上將中,你認為誰才是被高估的那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