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諸葛亮既不愚忠於劉備,更沒有忠於漢室,而是通過擇主劉備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治國平天下」。
儒家思想是東漢時期正統的思想意識形態,對於當時有抱負的知識分子來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應該是奮鬥的最高目標。東漢末年,之所以有很多士人隱居山林,並不是不想「治國、平天下」,而是情勢所迫,非不為也而不能也。諸葛亮不可避免的受到這種意識形態的影響。第二,從諸葛亮當時言行來看,他常以管仲、樂毅自居,這兩人都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諸葛亮的朋友龐公德、徐庶等都將其稱作「臥龍」,認為他胸懷大志,將來必能幹一番大事業。其三,諸葛亮結交的朋友也不是南陽周邊的農夫,而是所謂的「名士」,如龐統、石廣元、徐庶、崔州平等人,這些人在一起時主要是切磋學問、縱論天下、品評時局、等待機會。其四,從東漢末期的形勢來看,當時漢獻帝劉協淪為擺設和玩偶,各方諸侯憑借自己的實力割據一方,憑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他早就判斷出東漢王朝氣數已盡,即使神仙來了都無法挽救東漢滅亡的命運,如果諸葛亮真忠於漢室,他怎麼會在臥龍崗蟄伏數年而不出仕為官呢?
從當時諸葛亮擁有資源條件來看,他要想單獨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他擁有的經濟資源很少,不過有幾間草廬、幾畝薄田,最多就是一個不愁吃穿的農戶而已,要憑這些資源單獨招兵買馬幾無可能。其次,諸葛亮也沒啥政治資源,他有一個叔叔諸葛玄曾在劉表手下做過小官僚,而且在諸葛亮17歲那年還病逝了。再次,諸葛亮也沒有多少人脈資源,只在隆中結交了龐公德、徐庶等名士,這些人對諸葛亮的品德才學都十分敬重,他也因而獲得「臥龍」的美名;其實諸葛亮積累最多的就是常人難以企及的智慧和謀略,這是他實現「治國、平天下」志向的核心資源。
當時有曹操、孫權、劉備、劉表、劉璋等軍事集團存在,諸葛亮單憑自身力量很難實現其宏大志向,只能通過尋找所謂「明主」,與「明主」合作實現其政治抱負。
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從儒家正統意識形態角度看,諸葛亮不會助紂為虐與之合作。何況當時曹操手下人才濟濟、謀士參謀眾多,有郭嘉、荀彧、程昱等,諸葛亮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實現理想,需要付出巨大的競爭代價。
江東孫權手下謀臣大多為江東人士,地位穩固,孫權與這些謀士參謀都有深厚的感情。孫權手下的謀士參謀大多中年以上,27歲的諸葛亮與之相比並無多大競爭優勢;何況諸葛亮與孫權合作有附庸割據之嫌疑。
劉備是漢室中山靖王之後,他打出「復興漢室」的旗號,與諸葛亮的正統意識形態相契合;何況劉備手下謀士參謀奇缺,僅有的徐庶還被曹操用詭計逛走;諸葛亮選擇與劉備合作,馬上就有施展才能的平台。而且劉備當時處境艱難,正是需要諸葛亮發揮能力的時候,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劉張關三顧茅廬後,對諸葛亮隆中對、三分天下的謀略嘖嘖稱奇。諸葛亮自從跟了劉備,有了劉備集團這個載體後,自己的偉大抱負基本實現了,通過聯吳抗曹、赤壁之戰、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最終名垂青史。
如果諸葛亮愚忠於劉備,在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傾巢而出攻伐孫權,他完全可以制止這種愚蠢行為,就不會出現劉皇叔抱憾死於白帝城的悲劇。諸葛亮更不會在劉備死後,天下大勢已定情況下,多次出祁山討伐曹操。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其實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雖然實現的可能性比較低,但是如果萬一成功了呢?
如果諸葛亮僅僅忠於劉備,那麼在劉備死後,就可以憑借蜀地天險採取守勢,保存實力。而不是六出祁山討伐曹操,最終落得損兵折將、實力大損的結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諸葛亮忠於自己「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