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張魯和劉備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華陽國志.漢中志》記載: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魯,魯走巴中。先主將迎之,而魯功曹巴西閻圃說魯北降歸魏武:「贊以大事,宜附託;不然,西結劉備以歸之。」魯勃然曰:「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遂委質魏武。武帝拜魯鎮南將軍,封襄平侯,又封其五子皆列侯。
張魯棄劉備降曹操
劉備、曹操同時向張魯伸出了橄欖枝,張魯為什麼選擇投降曹操而拒絕劉備呢?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曹操代表漢獻帝劉協,張魯早有歸順國家之心
張魯割據漢中,根子是在劉焉身上。益州牧劉焉想割據,讓張魯、張修襲擊漢中蘇固,打下漢中後,張魯使手段殺掉張修,自己佔了漢中。
劉焉死後,劉璋繼任益州牧,張魯因為不聽劉璋招呼,劉璋一生氣殺掉張魯母親一家,張魯死心塌地割據漢中,在漢中實施政教合一的統治。
曹操征伐漢中張魯的時間是建安二十年,那個時候東漢朝廷名義上還在,漢獻帝劉協還在許都做皇帝,曹操是大漢丞相,稱魏公。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利用漢獻帝劉協「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平定天下的戰爭。韓遂、馬超在關中反曹時,張魯其實是支持馬超的,還派兵協助馬超。張魯的目的是希望馬超、韓遂佔據關中,幫他抵禦曹操。
韓遂、馬超兵敗後,張魯雖然接待了馬超,但是並不信任馬超,反而有了歸順朝廷之心。加上劉璋請劉備入川來打張魯,雖然劉備和張魯並未開戰,但是張魯也是高度戒備,這導致張魯歸順朝廷的心情更加迫切。
建安20年,曹操征漢中,兵到陽平關下,張魯本來準備舉漢中投降曹操,但是弟弟張衛不肯,覺得陽平關易守難攻,張魯尊重兄弟意見,就讓張衛守陽平關,結果被曹操用計攻下。張魯再次要投降,功曹閻圃說,現在投降是因為形勢所迫,投降後曹操不會看重他,不如到巴中去,聯合杜濩、樸胡相拒曹操,通過談判並委派人質講和,功勞才大,曹操才會看重。
閻圃還是有一定政治見地的
張魯採納閻圃意見,遁入巴中。漢中的府庫都封好,沒燒也沒運走,任曹操接受。曹操果然對張魯有好感,與張魯講和。這期間,劉備派黃權迎張魯入蜀,張魯拒絕了劉備,投降了曹操,受到曹操優待。
所以,張魯投降曹操是早就蓄謀好的,無非就是時機與條件的問題。
二、曹操的實力強於劉備,張魯不想二次受辱
建安20年時,天下形勢已經明朗,三分天下格局已經形成。漢末天下13州,曹操獨佔九州,孫權佔有揚州、交州,劉備獨佔益州,荊州是三家共有。曹操不僅地盤上一家獨大,綜合實力也是最強。
而劉備剛得到益州,雖然易守難攻,但是想打出來難度也比較大,光後勤就會要命。張魯長期與劉璋對峙,對蜀中的地理形勢瞭如指掌。加上劉備新得益州,人心還未完全歸附,能不能長久不好說,張魯是不看好劉備的
張魯降曹避免二次受辱
如果張魯投降劉備,以後曹操再打下益州,那時張魯就面臨著二次投降問題,與其二次受辱,不如直接投降拉倒。
這和後來鄧艾兵臨城下,譙周的觀點一樣。鄧艾偷渡陰平、直搗成都後,劉禪面臨著兩個選擇: 一是投降孫權,在吳國建立流亡政府,繼續抵抗魏國。二是直接投降鄧艾。當時大多數人建議降吳,譙周認為,降吳不如降魏,因為吳國將來也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與其二次受辱,不如直接降魏。
張魯在劉備、曹操之間做選擇,道理和劉禪選擇一樣的。
三、劉璋對張魯有殺母之仇,張魯對姓劉的恨屋及烏
張魯的祖父張陵創立了道教,因為入教之人要收五斗米,因此又叫「五斗米教」,張陵又叫張道陵,道教第一代張天師。張陵飛昇後,兒子張衡繼任第二代張天師。張魯是第三代張天師。
張魯和母親本來都是傳教的,五斗米教其實和張角的太平清領道教差不多,但是五斗米教並沒有像張角那樣起事,反而通過符水救人,積攢了不少功德。
劉焉想利用五斗米教這股宗教勢力,加上張魯的母親很有姿色,常去劉焉府上,劉焉就讓張魯從政,讓張魯當督義司馬,住在漢中, 與張修進攻漢中太守蘇固,並且經常殺害漢朝派往漢中的使節,相當於割據反叛。
劉焉為了控制張魯,就把張魯的母親扣留在成都,相當於人質,因為母親在劉焉手裡,張魯對劉焉也不得不服從,面子上雙方還過得去。
劉璋殺掉張魯母親,波及劉備
劉焉死後,劉璋繼位,張魯對劉璋態度比較傲慢,不太服從劉璋管,劉璋一怒之下,殺掉張魯的母親,自此,張魯與劉璋就有了不共戴天之仇。
張魯恨劉璋,對姓劉的難免恨屋及烏,何況劉備與劉璋還是所謂的宗室兄弟,更何況劉璋還請劉備去打張魯,雖然雙方沒交上手,但是關係是敵對的。
所以,因為母親被劉璋所殺的緣故,加上劉備曾經準備打張魯,張魯對劉備心有芥蒂,因此不願意投降劉備。
四、張魯和成都的好多人掐過架,投降劉備後不好相處
張魯和劉璋反目後,劉璋先後派了許多人去打張魯:
《三國誌.劉二牧傳》:璋累遣龐羲等攻魯,數為所破。魯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為巴西太守,領兵御魯。
龐羲與張魯死掐,當然也不會就龐羲一個人,蜀中的其它一些將領肯定也會參與,多多少少有一些交手記錄。
因此,如果張魯投降劉備,那麼蜀中的那些和張魯交過手的舊將和張魯就不好相處,與其見面難堪,不如不見面,因此,張魯寧願降曹也不降劉備。
張魯降曹後,後代一直做張天師
綜上,張魯「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背後,其實是張魯自己權衡各方利益而做出的利益最大化選擇的結果,這個選擇既有張魯的長遠眼光,也有曹操、劉備的個人魅力,甚至還包括人才政策。總之,張魯投降曹操後,自己和後代都被封侯。更重要的是,他的道教在曹魏政權的庇佑下得以正常開展和延續,道教「天師」之位一直在張魯的後代中傳承,一直到現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