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曹操為什仫看不起孫權,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年少萬兜鍪,坐斷江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幾句無限讚美三國東吳國主孫權的詞句,出自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而其歷史上的典故則來自《吳書》:建安十八年,即曹操兵敗赤壁的第五年,濡須口對壘,曹操見南方軍容整齊,料知難以決勝,所以撤兵。在撤兵之前,喟然歎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如豚犬爾。
很多人認為,這是對孫權的極高的評價。但是我們在看一下曹操如何評價三分天下另一雄主劉備的:劉備投靠曹操的時候,二人飲酒,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從許都逃跑後,曹操不顧後方來自袁紹的強大壓力,力排眾議,認為只有幾千兵馬的劉備威脅比坐擁十萬軍的袁紹威脅更大,應當首先清除,《三國誌武帝紀》中曹操說「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
曹操把劉備跟自己相提並論,卻把孫權跟劉表的兒子相提並論,要知道劉表的兒子一個把祖宗產業送給曹操,一個把產業送給劉備,是敗家子的傑出代表,而在曹操眼裡,看到孫權的反映是「孫權比這二人強」,顯然從內心深處是看不起孫權的。曹操為什麼會瞧不起年少的孫權呢?其實這也是難免的,在三國這個紛亂的時代,沒有經歷過底層掙扎的貴族們,必定是無法達到曹、劉這樣的水準的,正如袁氏兄弟、劉表、劉璋等人的落敗。
對孫權來說,在父兄的關懷下最終登基,除了他個人確實有一定的天賦之外,卻離不開天大的運氣。而正是這些運氣的存在,才讓他坐斷江南,能夠與曹劉二人鼎足而立。孫權在關鍵時期都遇到了極大的運氣,其中主要有三次巧合,使得孫權這個公子哥才在亂世得以成材,看起來貌似比肩曹劉:
1、孫策早逝,是孫家的悲劇,卻乃孫權一大幸。孫權的父親孫堅是沒有爭議的一代梟雄,只可惜運氣比較差,居然死在黃祖這種不入流的人手中。大兒子孫策雖然也是承襲了父親的事業,但是由於年歲較大,跟著父親創業的時間比較長,是具備與天下英雄一爭高下的智慧和能力的。但是孫策身上難免也會有一些創業二代的陋習,就是自視甚高。《三國誌》中郭嘉遠在江北,就猜測到狂妄的孫策早晚被人刺殺。
孫策臨死之前,正值建安五年,漢獻帝劉協剛剛被曹操抓到手中第五年,天下諸侯人人想滅曹操卻畏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年董承、劉備等人準備殺曹操失敗。而《三國誌》中孫策實際上這一年已經訓練好門客,準備衝擊許都,搶奪漢獻帝劉協。此等雄才大略,勝孫權很多。如果不是孫策最後被刺殺,孫權可能是無法登上如此高端歷史舞台的。
2、赤壁之戰,曹魏大軍被瘟疫困擾,乃孫權第二大幸運。從戰略上講,孫權做主江南後,應該時刻不停地盯著曹操的動向。結果在曹操攻打劉表的時候,孫權居然去攻打黃祖。事實上以當時曹軍的強勢,孫權根本就不應該坐視曹操消滅劉表。因為一旦曹軍逼近長江,孫權就難保安全了。
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孫權對待當時可以結盟的諸侯,態度令人質疑。尤其是在對待與劉備的聯盟時,不斷的反覆和猶豫,缺乏父兄的果斷。在劉備實力弱小的時候,他沒有趁機奪取荊州,而是讓劉備在荊州發展,等劉備徹底坐穩之後,居然聯合三家中最強的曹操,把關羽殺掉了。要知道昔日曹操抓到了關羽,關羽也不肯投降,但是曹操都沒殺他,孫權居然敢殺。果然引來了蜀國舉國討伐,吳國雖然取勝,卻失去了重要屏障,而且也一度與亡國擦肩而過。
赤壁之戰本來孫吳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取勝,然而曹操軍中居然爆發了瘟疫。瘟疫這種東西,雖然在古代經常出現,然而這一次瘟疫出現的時機卻恰到好處,讓曹操打消了繼續討伐東吳的念頭,開始回到北方屯田,孫權算是躲過災難。這場天降的瘟疫,使得他後來有了「坐斷江南戰未休」的名氣,甚至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3、張飛被叛徒所殺。夷陵之戰對東吳的損傷非常小,吳國大將陸遜採用了非常巧妙的手段將劉備大軍擊潰。很多人認為劉備這一戰被火燒連營,敗於連營。然而劉備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低級失誤?這是因為劉備本來準備帶著有豐富作戰指揮經驗的張飛同去討伐東吳,結果張飛卻被范強、張達兩個叛徒殺害。
如果張飛不死,作為職業軍事家,絕對不可能犯下如此外行的錯誤,蜀國即使不能戰勝東吳,雙方也必定互相損耗慘重。而曹魏殺不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道,卻可以輕易的滅掉損耗過巨東吳---而孫權這個軍閥三代,居然寫信給曹丕求援。要不是劉備這邊失去了軍事指戰員,他這是等於告訴曹丕來打自己。張飛的死本身是非常意外的,因此算是孫權運氣好。夷陵之戰東吳幾乎沒有任何損耗,這讓已經在長江口囤積軍隊的曹丕放棄了南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