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晉國被分裂成三國?三家分晉是怎麼回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什麼晉國被分裂成三國?三家分晉是怎麼回事?

  春秋晚期,晉國的韓、魏、趙三家(三卿),利用舊君剛死、新君幼弱之機,瓜分了公室的土地和戶口。這就是春秋大變動時期發生的「三家分晉」的著名歷史事件。

  晉國是與周王室同姓的諸侯國。周公滅掉唐國以後,將土地分封給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叔虞的兒子繼位,改國號為晉。晉在春秋前期發生了幾十年的公族內亂。晉國的君主採取不給公族子弟封地和官職的辦法.消除了公族內部對君位的威脅。可是,這樣一來,政權就漸漸落到卿大夫手中了。春秋中期以後,晉國已經是「政出家門」,由卿大夫主宰一切,國君成了傀儡,甚至被任意殺死或廢掉。「家門」主要是指智氏、趙氏、韓氏、魏氏、范氏、中行氏。趙襄子執政時趕走了范氏、中行氏,形成了四卿執政的局面。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勢力最大。

  公元前453年,智家的大夫智伯瑤想侵佔其他三家的土地,對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瑤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義來壓他們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萬家戶口割讓給智家;魏桓子不願得罪智伯瑤,也把土地、戶口讓了。

  智伯瑤又向趙襄子要土地,趙襄子可不答應,說:「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業,說什麼也不送人。」

 

  智伯瑤氣得火冒三丈,馬上命令韓、魏兩家一起發兵攻打趙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自己率領中軍,韓家的軍隊擔任右路,魏家的軍隊擔任左路,三隊人馬直奔趙家。

  趙襄子自知雙拳難敵四手,就帶著趙家兵馬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

  沒有多少日子,智伯瑤率領的三家人馬已經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吩咐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交戰。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時候,城頭上箭好像飛蝗似的落下來,使三家人馬沒法前進一步。

  晉陽城憑著弓箭死守了兩年多。三家兵馬始終沒有能把它攻下來。

  有一天,智伯瑤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忽然想出了一個主意:晉水繞過晉陽城往下流去,要是把晉水引到西南邊來,晉陽城不就淹了嗎?他就吩咐兵士在晉水旁邊另外挖一條河,一直通到晉陽,又在上游築起壩,攔住上游的水。

  這時候正趕上雨季,水壩上的水滿了。智伯瑤命令兵士在水壩上開了個豁口。這樣,大水就直衝晉陽,灌到城裡去了。

  城裡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頂上去避難,灶頭也被淹沒在水裡,人們不得不把鍋子掛起來做飯。可是,晉陽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瑤,寧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瑤約韓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勢。他指著晉陽城得意地對他們兩人說:「你們看,晉陽不是就快完了嗎?早先我還以為晉水像城牆一樣能攔住敵人,現在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

  韓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順從地答應,心裡暗暗吃驚。原來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韓家的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縣西南)旁邊各有一條河道。智伯瑤的話正好提醒了他們,晉水既能淹晉陽,說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陽也會遭到晉陽同樣的命運呢。

  晉陽被大水淹了之後,城裡的情況越來越困難了。趙襄子非常著急,對他的門客張孟談說:「民心固然沒變,可是要是水勢再漲起來,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張孟談說:「我看韓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讓給智伯瑤,是不會心甘情願的,我想辦法找他們兩家說說去。」

  當天晚上,趙襄子就派張孟談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韓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約他們反過來一起攻打智伯瑤。韓、魏兩家正在猶豫,給張孟談一說,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裡,過了三更,智伯瑤正在自己的營裡睡著,猛然間聽見一片喊殺的聲音。他連忙從臥榻上爬起來,發現衣裳和被子全濕了,再定睛一看,兵營裡全是水。他開始還以為大概是堤壩決口,大水灌到自己營裡來了,趕緊叫兵士們去搶修。但是不一會,水勢越來越大,把兵營全淹了。智伯瑤正在驚慌不定,一霎時,四面八方響起了戰鼓。趙、韓、魏三家的士兵駕著小船、木筏一齊衝殺過來。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裡的不計其數。智伯瑤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馬逮住殺掉。

  趙、韓、魏三家滅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瑤侵佔兩家的土地收了回來,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韓、趙、魏三家形成了鼎足之勢。他們害怕晉公室東山再起,於是便三家分晉,消滅公室,站穩了腳跟。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打發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這時國力貧弱,無力駕馭諸侯的周威烈王,看到分晉已是既成事實,也就順水推舟,把三家正式封為諸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