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流傳很廣,幾乎家喻戶曉。這究竟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藝術虛構呢,還是歷史的真實?
關羽雖然在下邳之戰中被曹操擒獲而投降,但關羽一心想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這已經是個人盡皆知的秘密。早在斬顏良解白馬之圍之前,曹操就已發現關羽並不想安心為他幹活,就派與關羽私交不錯的張遼前去試探。
關羽對朋友一向非常坦誠,對張遼毫不隱瞞地說出了真心話:「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絕對不會背叛他。我終究不會留在這裡,不過要在立功報答曹公之後才會離開。」
聽了關羽的真心話,輪到張遼為難了:如果將實情告訴曹操,怕曹操會殺掉關羽,是對朋友不義;如果不告訴曹操實情,又是對老闆不忠。張遼左思右想,還是認為「忠義」二字「忠」字在先,於是向曹操報告了實情。
得知一切之後,曹操的做法顯示出一個成大事者的寬廣胸懷。他不但沒有殺關羽,反而更加敬重關羽,給予高度評價:「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三國誌》注引《傅子》)。
襲殺顏良之後,曹操意識到關羽離開自己的時間不遠了,於是賞賜更加豐厚。換作別人,感到曹操如此廣闊的胸懷,受到曹操如此盛情的厚待,再考慮一下寄人籬下的劉備的莫測前途,與代表中央政府的曹操的美好前景,忘掉劉備歸順曹操,是一件順理成章自然而然天經地義的事情。
關羽,之所以被世人傳誦了一千八百多年,正因為他此時的決定。
決定離開曹操,前去尋找劉備。
雖然跟隨曹操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博取功名如拾草芥,我卻毅然離去,因為這些不是我最看重的。
雖然追隨劉備前途莫測,要成就一番事業實在太難,我卻毅然前往,因為我最看重的是兄弟情義,是道義之所在,即便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生命誠可貴,功名價更高。若為道義故,二者皆可拋。
當年曾誓以共死,說到就要做到。這一句承諾,力重千鈞。
幾天後,關羽將曹操賞賜的所有財物全部擺放整齊,還寫了一封類似於辭職書之類的書信,然後拍馬前去,尋找那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劉備。
哪怕山高水遠,路途艱險,哪怕江湖險惡,生死莫測,不管你在哪裡,我一定要找到你。
關羽尋找劉備,被後人演義成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故事,幾乎是地球人都知道。
那麼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是否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辨別。在《三國誌》的《關羽傳》《先主傳》《武帝紀》中都有關羽辭曹歸劉的記載,但這些記載有所出入。
《關羽傳》:奔先主於袁軍。
《先主傳》:(袁)紹遣先主將兵與(劉)辟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
《武帝紀》:公(曹操)還軍官渡。(袁)紹進保陽武。關羽亡歸劉備。
據《關羽傳》來看,關羽是從曹操軍中直接前往袁紹軍中尋找劉備。
據《先主傳》來看,關羽找到劉備的時候,劉備已經受袁紹派遣在汝南一帶開展工作。
據《武帝紀》來看,關羽是在兩軍陣前離開,前去尋找劉備的,但沒有說地點在哪裡。
綜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關羽前去找尋劉備的時間,必定在曹操擊斃顏良、文醜的兩次戰鬥之後,在劉備從汝南回到袁紹軍中之前。
第二,關羽是直接從前線離開曹操的,不可能帶上劉備被俘虜的老婆孩子。大戰一觸即發,前後轉戰多處,曹操與將領們不會帶著家眷上前線,更不會帶上劉備的家眷,她們應該是被軟禁在許都。日後可能是曹操做人情做到底,主動放她們回去的。
第三,關羽找到劉備的地點。這也是疑問最多的一點。關羽出發的地點是曹操軍中,這可以確定,但找到劉備的地點是在哪裡?按《關羽傳》記載,似乎是在袁紹軍中找到劉備;但按《先主傳》記載,似乎是在汝南一帶才找到劉備。我的看法,是在汝南一帶。因為仔細體味《關羽傳》中「奔先主於袁軍」一句話,並不是明確說明在袁紹軍中找到了劉備,只是關羽出發時是先去袁紹軍中尋找的,而這個時候,劉備很快就被袁紹派到汝南開展工作了。關羽是個有頭腦的人物,剛剛殺掉袁紹大將顏良,他不可能冒冒失失直接跑到袁紹軍中,應該會在半路上打探確切消息。關羽得知劉備南下汝南後,然後追蹤前去找到劉備,這才與《先主傳》的記載相吻合。
第四,關羽到汝南一帶才找到劉備,路程雖然遙遠,可以誇張一下稱為千里走單騎,但過五關斬六將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因為按地理來看,這一路上根本沒有演義中所說的洛陽關、滎陽關等關隘,而且關羽基本是跟隨劉備的路線南下的,劉備帶領一撥軍隊尚且一路通行無阻,關羽單人匹馬也不會受到多少攔阻。如果真要發生守關將領率領軍隊擋住去路的情況,畢竟雙拳難敵四手,關羽再神勇無比,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斬關奪隘得手。不過,關羽在路上遇到攔路搶劫馬匹財物、專門幹些殺人越貨勾當的綠林好漢一類人物,然後搞定這些人物繼續趕路,倒是很有可能。
雖然關羽前去尋找劉備不可能有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經歷,但這無損於他的光輝形象。
有情有義,重承諾輕生死,真乃大丈夫也!
關羽如此光輝的行為,讓後人景仰了一千八百多年。
值得關羽做出如此行為的劉備,同樣值得後人景仰。
自古英雄惺惺相惜,一個英雄絕對不會敬重一個狗熊。一千年前是這樣,一千年後還是這樣。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從來都是相互的,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愛(這正是其偉大之處),其他交朋友、談戀愛等都是一樣。一個交心,一個不交心,注定做不了知心朋友;一方將心向明月,一方明月照溝渠,注定成不了愛人。
劉備值得關羽等人付出一切,必定有內在的原因。雖然史書上記載不多,但字裡行間我們可以讀出一些,諸如劉備的魅力,理想的感召,共同的事業,相契的性情,深厚的情義。
民間流傳的故事中,張飛也失散了,之後兄弟三人相聚於古城。史書卻沒有相關記載,張飛很可能一直在劉備身邊保駕護航,並沒有失散。
有沒有先失散再重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歷經艱難困苦一路走了過來,走過了十多個春夏秋冬,從三個意氣風發的青年走成了三個壯志雄心的中年人;他們還將繼續走下去,從三個年屆不惑的中年人走成三個烈士垂暮的老人,最終走到生命的終點。
今生,他們永不相負,永遠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