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橋段都是杜撰的,但也有一些是有據可查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諸葛亮火燒的籐甲兵後裔在哪?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關於籐甲兵的描述:「此去東南七百里,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
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上軍士俱穿籐甲。其籐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幾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籐甲兵。」
然而在所有的史書中都沒有相關記載,這是杜撰還是被人們遺忘的真實故事呢?
在貴州省安順開發區鋪鎮歪寨村,此地四面環山,不通公路,森林密佈,全村一起600多人,自稱是諸葛亮火燒籐甲兵存活下來的烏戈國後代,中央電視台的《走進科學》欄目為此做了3天的拍攝。
在這個布依村寨裡,人們將籐甲視為保護村寨平安的神物,每年正月間和六月六,歪寨村民要表演籐甲舞,祭拜籐甲祖神。
按照古代布依族先民的製作程序:一套籐制鎧甲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先要選擇高山上的兩年以上的青籐,晾曬15天左右後編製籐甲,最後用桐油浸泡48小時,晾曬2個月,如此反覆五次,完工時還需要在籐甲內部加襯數層牛皮革,一套刀槍難入的堅韌籐甲製作才算完工。
籐甲雖然堅固,而且韌性十足,石頭,刀,箭都奈何不了它,但是還是無法抵擋火的攻擊……也許正是因為這個致命缺陷,才導致了籐甲在古代戰場上的曇花一現。
國家軍事博物館現已正式將來自歪寨村的一套完整的由頭盔、護肩、護胸、護臂、圍裙和盾牌組成的籐制鎧甲收藏,並命名為「布依族籐甲冑」陳列於古代兵器展廳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