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蜀國最有名的人物應就是諸葛亮了,小編覺得他比劉備的名氣要更大。他料事如神,天文地理,陰陽八卦,詩詞文學無一不通,世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小編覺得諸葛亮還是有一些缺點的,這甚至影響了蜀國的命運。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誤就是過度重視荊州人士,而有意忽視益州人士。
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寫到: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諸葛亮在向後主推薦人才,但請看這幾個人都是哪裡人。郭攸之,南陽人;費禕,江夏鄳縣人;董允,南郡枝江。全都是荊州人。而諸葛亮看重的馬謖、陳震、楊儀等人也都是荊州人。
諸葛亮這種做法是中國古代很多政治家的做法,晚清時期的李鴻章也這樣做。為何這麼做呢?因為人們一般認為自己老家的人最忠誠可靠,可問題是,過度重視老家人勢必引起其他人不滿,你看,益州人對諸葛亮就很不滿,始終對蜀漢政權排斥。在益州人看來,你們是外來的,把我們當炮灰。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國時,在最關鍵的街亭之戰重用馬謖,結果馬謖壞了事。
在蜀漢統治中後期,益州本土人對蜀漢政權極為不滿,對諸葛亮等人的北伐很不支持。後來魏國派二十萬大軍進攻蜀國時,益州本土人士就主張立即投降。他們害怕魏國大軍毀了益州。
諸葛亮的問題所在就是不關心本土人士。要知道那時基層權力掌握在豪強地主和世家大族手裡,這些世家大族在益州生活至少幾百年。如果他們不支持政權,政權就難以生存。想當年曹操戰勝袁紹,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獲得穎川士族的支持。
有人說了,諸葛亮不是用過益州本土的王平、馬忠和張嶷等人嗎?細看覺得哪裡不對勁,這幾人都不太有政治頭腦,這樣的人最容易被控制。
相對來說,劉備比諸葛亮更重視益州人,剛進益州就提拔本土人。法正就是益州的,此人與諸葛亮平起平坐。劉備死後,還有哪個益州人被諸葛亮提拔到重要位置?
李嚴原本是劉備重用的益州人,而劉備死後,諸葛亮架空了他,還將其貶到東部。還有那個孟達,投降魏國後,本打算重新歸順蜀漢。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國之戰前夕,孟達暗中聯絡諸葛亮。結果事兒被司馬懿知道了,當司馬懿圍攻孟達時,諸葛亮動都不動。
諸葛亮的種種做法,讓益州人士徹底死心,他們心不在蜀漢,只想保全益州。當魏國大軍來時,為了益州百萬黎民百姓的安全,當然願意盡早投降。
蜀漢統治後期,人才極其匱乏。可你想啊,光益州人就達百萬,怎麼沒人呢?說到底還是諸葛亮不願用他們。
諸葛亮自始至終不喜歡益州人,之所以不喜歡主要有兩個願意:一、他本人是荊州人士代表,不願荊州人受損;二、從心裡看不起益州人,要知道諸葛亮算是外來的,益州人是本土人,在他看來,益州人不可靠。
最後,蜀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