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真的只是僥倖脫險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夷陵之戰劉備真的只是僥倖脫險嗎?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發動了夷陵之戰,這一仗劉備敗得很慘,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勝敗轉折來得非常突然,大敗發生時劉備本人還在夷陵城外,此地位於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而蜀漢東部最重要的基地是江州,即今重慶市。這就意味著,隨著蜀軍的全線潰敗,劉備本人已處於險境之中。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夷陵並無陵,西漢時在此設夷陵縣,人們一直稱其為夷陵,素有「三峽門戶」之稱。關於其名的來歷,宋代歐陽修曾任夷陵縣令,他在《至喜堂記》中解釋:「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總之,這是一個地形複雜的地方,崇山峻嶺,山高水急,稍不注意就會陷入死地。不過,劉備最終還是僥倖脫險了,很多人認為幫助劉備脫離險地的是他帳下的一支神秘部隊,即白毦兵,號稱漢末三國「五大王牌」之一。有人認為這支幾百人的精銳部隊抵擋住了孫吳幾萬人的進攻,劉備才得以生還。

白毦兵現在名氣很大,但就史書記載來說,提到他們的只有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一封信,諸葛亮在信中說:「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這裡透露了三個信息:一是說白毦兵的指揮官是陳到;二是說白毦兵是劉備帳下的部隊,也就是近衛軍;三是說白毦兵是從西南少數民族中選拔出來的一支部隊。但是,夷陵之戰中幾百名白毦兵抵擋孫吳幾萬人馬的說法,史書沒有任何記載。

《孫子兵法》說「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這一年農曆六月是閏月,正是夏末,長江中游一帶氣候乾燥,有時還會刮起大風,這些都利於火攻。劉備指揮蜀軍夾山築營,地勢狹促,陸遜果斷髮起了火攻,蜀軍施救困難,各地兵營同時燃起大火。算起來這已是十幾年來長江上燃起的第二把著名大火了。所以,就兵法而言,不必非得有多少創新,那些好使的招數照搬照學就行。

吳軍趁勢發起全面攻擊,蜀軍被連破四十多座營寨,蜀將張南、馮習及助戰的胡王沙摩柯等戰死,杜路、劉寧等被迫投降。慌亂中,劉備逃出兵營,退入附近的馬鞍山,趕緊部署兵力自衛。現在,全國叫馬鞍山的地方有二十多處,此馬鞍山不在安徽省境內,而在湖北省宜昌市西南。山外,除陸遜督本部猛攻外,韓當、朱然、諸葛瑾等也同時督率所部進擊,蜀軍士氣瓦解。

在馬鞍山,劉備知道敵人一旦完成合圍自己就無路可逃了,於是連夜突圍。逃至上夔道,突然發現前面有一支吳軍攔截,帶隊的將領,是不久前被劉備率領的蜀軍圍困於夷道的25歲年輕小將孫桓。劉備當年去過京口,在那時見過孫桓,那時孫桓還只有十幾歲。劉備是孫權的親妹夫,孫桓是孫權的親侄子,孫桓當初見劉備的時候大概還喊過「表姑父」,但現在孫桓擋住路,不讓長輩過去,劉備忿忿地說:「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

劉備只得放棄大路,從山裡面翻越險隘回西撤。山路崎嶇,騎馬很危險,而如果步行,體力勢必消耗巨大,一旦走不動了,那就將成為孫吳的俘虜。

在此危急時刻,一群人站了出來。他們不是劉備手下的正規軍,而是驛人。《三國誌》記載:「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也就是說,最後關頭力保劉備的不是白毦兵,而是這群驛人,劉備是被驛人們抬著闖出的重圍,為了逃命,驛人們焚燒了身邊像鐃、鎧甲這樣的東西,才阻住了敵人的追擊。

乘馬傳遞曰驛,驛站是有組織傳遞信息的系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這種體系的國家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到秦漢時,已經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文書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按漢代制度,每30里設置一所驛站,由太尉執掌,算是半軍事化的管理機構,而驛人們,可以稱為最早的「快遞小哥」。

劉備發兵夷陵,沿路就設置了許多驛站,從夷陵直到白帝城,一路都有,以方便軍情報的傳遞。劉備大敗後,身邊的部隊被打散,所能主要依靠的居然是這群「快遞小哥」。鐃是一種樂器,驛人們燒的可能是它的木柄。有一部地理志記載,驛人燒鐃鎧之處名叫石門,在秭歸縣以西。還有另一部史籍記載,巴東縣有石門山,是劉備「燒鐃斷道」之處。

驛人們抬著劉備撤退,好在「跑路」正是他們的專業,所以跑得還比較快,一口氣跑了幾百里。一路上,劉備看到的全是慘像,蜀軍的舟船軍械、水軍步軍的物資損失殆盡,屍體漂流在江面上,有的地方「塞江而下」,劉備打了一輩子仗,什麼都經歷過,但此情此景仍然讓他驚駭悲憤,劉備不由得大呼:「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所幸的是,在驛人們拚死保護下,劉備最終還是跑到了白帝城,也就是此次東征的起點。從江州等地聞訊趕來的幾支援軍也陸續到了,劉備這才安全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