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前的一計是什麼?一箭三雕解決劉禪的後顧之憂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臨終前的一計是什麼?一箭三雕解決劉禪的後顧之憂

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

原來這條毒計發生在劉備托孤時期,因為不久前經歷了夷陵之戰的慘敗,此時的劉備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悔恨之餘也擔心自己死後年少的劉禪壓制不住蜀漢群臣,那自己這幾十年的心血就要白費了。於是他把諸葛亮、李嚴還有趙雲叫到身邊並和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然後又任命李嚴為尚書令,讓趙雲掌管蜀漢軍隊實權,安排妥當之後撒手離去。

當諸葛亮聽到劉備的「肺腑之言」後感激涕零,於是哭著和劉備說自己一定會竭盡全力輔佐劉禪,誓死要光復漢室。當劉禪繼位之後諸葛亮廢寢忘食的處理朝政,因為他知道蜀漢的國力太虛弱了,不論是兵裝還是人口都不及曹魏的五分之一。蜀漢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下國力蒸蒸日上,終於拼湊出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然後開啟北伐戰爭。但他帶著蜀軍六出祁山都沒有拿下輝煌的戰果,也導致自己心力交瘁病逝五丈原,在他臨終之前才明白當初劉備這麼安排簡直就是一箭三雕的毒計。

劉備那樣安排不僅讓諸葛亮權力輔佐劉禪之外,而且還可以通過李嚴來平衡蜀漢政局。當年劉備是以荊州做為基地拿下益州全境,而蜀漢朝堂的大臣絕大部分都是荊州人,這這些人對於益州本土士族來說就是「荊州派」。而此時蜀漢也失去了荊州一地,而「荊州派」對於益州本土士族來說就有「雀占鳩巢」的概念,李嚴原本是劉璋的舊部而去和益州本土士族很有淵源,啟用李嚴做尚書令就是對益州士族釋放善意,表明蜀漢一直重視益州的意思。

讓趙雲掌控軍權則是為了防止諸葛亮和李嚴有不臣之心,對於蜀漢政權來說軍隊才是核心,劉備南征北戰幾十年還沒有死就是因為手上有軍隊,士兵們也很愛戴他甘願為他送死。而趙雲是劉備的老戰友,多次救過劉備的性命,劉備對趙雲的忠誠非常放心、這麼安排就可以讓諸葛亮、李嚴、趙雲相互制衡,從此達到三權分立的目的,也解決了劉禪年少威嚴不足的後顧之憂。

結語:劉備這麼做的效果非常好,當他死後僅僅只有南中異族叛亂,而益州境內因為勢力平衡,各大家族都齊心協力為蜀漢做貢獻。但遺憾的是蜀漢的體量還是太小,在三國爭霸時期的弱勢太過於明顯,傾盡全力也只能維持一個偏安一隅的政權,一直沒有翻盤的機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