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一出道就結拜了兩個這麼牛的兄弟?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為什麼一出道就結拜了兩個這麼牛的兄弟?

我們都知道,關羽和張飛都是三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著名將領,就連敵國的謀臣程昱等人,都「咸稱羽、飛萬人之敵也。」那麼劉備這麼一個賣草鞋的,為何一出道就能得到這兩位牛人的相助呢?

有人說,這可能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是中山靖王之後,所以英雄皆附之。這話看起來是沒問題,畢竟漢朝有嚴格的宗室管理制度,劉備想要冒認,那是不可能的。劉備的祖父劉雄能成為范縣縣令,其父劉弘能成為州郡吏員,也多虧了宗族之助。事實上,如果不是劉弘早死,劉備至少也能混個郡縣吏當當,總不至於「與母販履織席為業」。

但是,劉備這個漢室宗親身份只是塊敲門磚,其實並不值錢,東漢末年打著宗親名號的豪傑一大堆,如劉虞劉寵劉表劉焉劉岱劉繇劉馥劉廙劉放劉琰劉敏劉巴劉邕劉延等,每個人的出身都不比劉備低,都可以是劉皇叔,但最終只有劉備一個人混了出來,可見宗親這塊招牌早期沒啥用,要等到稱漢中王時才有些政治效用。

那麼,劉備能夠得到關張等豪傑相助並脫穎而出,不是因為宗親身份,那是因為什麼呢?

其實,劉備早期,走的是一條徹頭徹尾的江湖路。與大家的既定印象不同,劉備二十四歲出道開始打黃巾之時,他早已不賣草鞋好多年了,當時他是涿郡最大的豪俠大佬(年少爭附之)。論軍界,手握三千幽州突騎的都督行事公孫瓚是他結拜兄弟(瓚深與先主相友,先主以兄事之);論學界政界,號稱海內儒宗、士之楷模(曹操語)的朝廷重臣尚書盧植是他老師;論商界,更有貲累千金的中山販馬大商人張世平、蘇雙做他的「天使投資人」。

張、蘇這兩位在史書上貌似沒啥存在感,但他們對劉備集團的早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是販馬的,而在古代,馬是最重要的軍事物資,同為東漢大馬場主的著名將領馬援就曾對光武帝劉秀說:「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事實上,就在漢靈帝光和四年,朝廷徵調天下馬匹,民間一匹馬的價格被炒到200萬錢,合黃金兩百斤,可不比現在的坦克便宜。可見張世平、蘇雙實際上就是漢末的大軍火商,屬於在當時呼風喚雨、攪動天下的素侯一級的人物。

所以,劉備雖然少孤家貧,上學時還得依靠族叔劉元起的資助,在畢業後卻能以無業遊民的身份,搞起了「喜狗馬、音樂、美衣服」這些貴公子的一套。而後來劉備能夠在涿郡「鄉里合徒眾」,靠的也是兩位軍火大商人的投資。更有可能,劉備這幫徒眾在天下大亂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給販馬隊做護衛;畢竟當時已是末世,長途販馬,一定危險重重。事實上,劉備公孫瓚這一波邊地武人,都與當地富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三國誌 公孫瓚傳》注引《英雄記》也說:「(公孫)瓚統內外,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使困在窮苦之地。所寵遇驕恣者,類多庸兒,若故卜數師劉緯台、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等三人,與之定兄弟之誓,自號為伯,謂三人者為仲叔季,富皆巨億,或取其女以配己子,常稱古者曲周、灌嬰之屬以譬也。」可見公孫瓚軍事集團的主要經費,就是靠那些「富皆巨億」的大商人們支持,為此,公孫瓚不惜與他們結義結親,更不惜將那些才智過人的衣冠士族加以壓抑,「使困在窮苦之地」。而這,也就是公孫瓚及劉備集團早期發展很快,卻後勁不足屢屢受挫的最大原因。畢竟,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商人、豪俠都是被排斥於以定居者為中心的主流社會體制之外的集團,這些邊緣群體在憑借自身武力與財力度過早期快速發展期後,就必須盡快與定居者集團(士族、豪族與宗族)進行融合,否則前途堪憂。

扯遠了,總之,當時才二十出頭的劉備,在涿郡已是手眼通天,黑白兩道通吃的江湖大佬;以至於當地少俠張飛(少與關羽俱事先主)與山西遊俠關羽都來做他的忠實小弟(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特別是關羽,在老家河東郡解縣(注1)犯了事兒後,竟翻越太行山,遠奔千里,慕名來到涿郡追隨劉備。解縣在古代是中國最大的產鹽地,號稱河東鹽池,亦稱解池,被譽為「國之大寶」,在政治與經濟上極具重要意義(注2)。先秦時晉魏能夠稱霸天下,解池貢獻巨大。兩漢時期,解池也成為漢帝國的重要賦稅來源,打匈奴,打西羌,漢帝國堅挺不倒,靠的就是這國有鹽鐵的生意。而關羽既是解池豪俠出身,其亡命涿郡,或與販賣私鹽的生意有關。山西人本就有重商重利的習俗,後世晉商更是雄踞中國商界五百年,而關羽後來被晉商奉為義利相濟、儒賈相通的武財神爺,其根孽就在於此。

或許正因為這相似的出身於經歷,劉備對關羽友情日篤(注3),每日與他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非常感動,於是一生隨劉備周旋,不避艱險,不離不棄。而這種可貴的男人情誼,也成為千古美傳,讓一代代的江湖好漢艷羨不已。

注1:位於今山西運城解州鎮。另外注意「解」在這裡要念hai(亥)。注2:不僅中國,外國也是如此。英語中的薪水一詞(salary)就源自鹽(salt),古代羅馬也曾以鹽作為士兵的薪水。注3:其實,商人、軍人與秘密結社,便是中國史上歷次改朝換代中的一股極大的隱秘力量。不僅劉備關羽,隋末的李淵父子,唐末的黃巢,元末的張士誠,乃至蔣介石孔祥熙,都與此有關。

當然,劉備與關羽關係特別好,可能也與關公一副美鬚髯有關。不像現在,古人以蓄須為美,所謂「美髯公」就是美男子的別稱,據說南朝謝靈運就是個美髯公,他後來被殺,人們可惜他那把大鬍子,特地割下來裝在一個神像的下巴上;李靖為了給姐姐煎藥,讓火燒了一些鬍鬚,便被當時傳為美德與美貌兼具的代表。而關羽就是這樣一位大美男,美得讓曹操劉備都為之傾倒。

而據史書記載,劉備自己卻是沒鬍子的,他還因此被蜀中名士張裕嘲笑為「潞涿君」。潞與露諧音,涿與啄諧音,又與椓諧音;而啄是鳥嘴,椓則是太監的意思,一語雙關,合起來就是光著嘴巴的太監,這話也太過刻毒,難怪後來劉備找個機會除掉了張裕。總之,沒鬍子是劉備一生最大的恥辱,就算做了一方諸侯都有人嘲笑,何況寒微之時。

所以,劉備身為江湖大佬,卻嘴上無毛,再不找個美髯公在旁撐場面,這社會就沒法混了!或許,羅貫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雖給劉備安上了鬍子,卻將他塑造成了一個使雙劍的愛哭娘炮,特別是在五十五回寫到他跪在孫夫人面前「淚如雨下」,更是將劉備的脆弱感展現到了極致。這或許就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個通病吧,文人們很喜歡將上位者描寫成一個軟弱無能的女性化形象,也許他們認為,一個高尚賢惠卻能力平庸的皇帝,要比一個雄才大略又愛折騰的皇帝要好得多,至少老百姓的日子要更好過;又或許他們認為,結拜兄弟多少都帶點同性戀的成分,那就讓宋江劉備來扮演那個女性化的角色,而讓其他英雄好漢來保護他們吧!

不管怎麼說,總之,劉關張很早就合體了,後來,天下大亂,他們便開始起兵創業。這一路也相當不順。先是跟原中山太守張純的烏桓叛軍打,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劉備受傷裝死,才逃過一劫;後來討黃巾終於得了些軍功,被提拔為安喜縣尉,結果又因鞭打督郵而棄官亡命。

原來,在天下局勢稍稍穩定之後,東漢朝廷幹了一件過河拆橋的無恥事,要清退部分因鎮壓變亂有功而任職的武人型官員,大概是要給士族或宦官子弟騰位置吧,而劉備正在危險名單之中。督郵來到安喜縣,就是來處理這個的。劉備好不容易混到個縣尉,當然不想竹籃打水一場空啊,於是前來求見,想做點溝通,不料督郵壓根就不見,看來是不想給劉備機會。劉備大怒,帶著關羽張飛,直闖督郵住處,把督郵綁起來揍了兩百鞭,差點把人家打死。督郵一個勁地哀求,劉備才饒了他一條小命,將自己的印綬掛在督郵的脖子上,揚長而去。

這督郵好歹是郡派巡視組的最高長官,竟被揍成豬頭,可見劉備年輕時確實是個豪俠,而且一身的暴脾氣,與關羽張飛是同款。而劉備的這種粗野與魯莽的底色,也是他日後敗亡的根源。

當然,在關於三國的小說戲劇中,創作者是無法接受劉備這樣的人設的。於是,莽劉備變成了莽張飛,鞭打督郵這些惹是生非的事情被硬生生安在了張飛的頭上。而這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個通病,我小時候,常常分不清張飛、李逵和程咬金,感覺他們是一副模樣,甚至笑聲與吼叫,都如出一轍。

另外,關羽張飛趙雲此等當時之雄,以及張世平、蘇雙、糜竺的巨富豪商,為何要認劉備做老大。這除了劉備的血統、能力以及他在軍政兩界的關係外,恐怕也與他的相貌有關。《三國誌》上說,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七尺五寸,合今一米七三,其實算不得雄偉,但這「垂手過膝」就厲害了,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這不僅打架厲害,還能輕鬆搔到癢處,就算在桃園比摘桃子都能摘更多。但他更厲害的是「顧自見其耳」,轉頭能夠看見自己的耳朵,可見其碩大無比,簡直跟雷鋒帽護耳一樣,長得也太鬼斧神工了。中國人向來對奇異的相貌有著不同尋常的狂熱,這也就能解釋劉備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了。

另外,古佛書上說,釋迦牟尼有大人物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其中「正立手摩膝相」與「耳大垂綸」都包括在裡面。可見劉備在佛教徒的眼中與佛陀差不多,這種神聖崇拜之情自然油然而生了。而三國時期,剛好是佛教在中國開始快速發展的時期,而近年來在巴蜀地區也發現不少東漢晚期的佛教造像.這些考古材料證明,早在東漢時期,佛教便已傳入巴蜀。而同一時期中原地區至今還未見東漢佛像遺物和佛塔痕跡,但巴蜀地區卻在搖錢樹和畫像石、畫像磚上大量湧現,這必是佛教已有了較長時間傳入過程,才有可能反映在藝術形象上。其傳播途徑,顯然不是經過西域——中原的途徑輸入,而是從南方的身毒傳入的。你當然可以盡情嘲笑劉備沒鬍子,但還是會有很多人狂熱崇拜他的「佛陀之貌」,或許,劉備作為外來征服者能夠在巴蜀輕鬆站穩腳跟,也與此有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