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歷史上最有名的英雄和謀士參謀大都出自三國,儘管有點過了,不過三國時代,的確英雄層出不窮。魏蜀吳的領頭人曹操,劉備,孫權,以及手下一干謀士參謀,許褚、丁奉, 關羽、趙雲、諸葛亮等皆是後世不斷傳唱的英雄,在人們心中如豐碑巋然屹立。
英雄,需要某些做支撐,方顯英雄華彩風流。三國英雄的誕生大都是戰役成就,而戰爭需要精湛的軍事才能,強大的軍隊,無人可敵的驍勇善戰。
三國時期,想要從眾多軍事力量中脫穎而出,除了聰明才智,還要有手下成批量的謀士參謀,戰無不勝的軍事力量,曹操正是如此。他能夠從一名無名小卒長成一方屬地的領袖,在於他手下一支精悍的隊伍:虎豹騎,這是一支神秘的軍隊,還是一支不可多得的軍事力量。
(一)歷史真相
據說,有一本叫《龍狼傳》的漫畫,裡面有個情節是曹操一個騎兵部隊的一個小卒竟然可以抵擋的住武聖關羽的青龍刀,為什麼一個士兵竟有如此大的威力,來自哪個軍隊?
史書記載,這個騎兵部隊其實就是鮮為人知的,連《三國演義》裡幾乎沒有提及的曹操精銳部隊「虎豹騎」。但在《三國誌》和《魏書》裡有記錄。
《三國誌.武帝紀》中記載:「虎豹騎,兵營名。曹操的宿衛軍中有是名,與鐵騎、虎騎等並列,所選之騎兵,皆精銳之士。領其兵者,皆為操之親信。」《三國誌·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從中可見它們的精銳強悍。《裴注三國誌引魏書》說虎、豹騎可能從百人將當中替補,這一百個人不一定都是騎兵,步兵弓馬出色也能加入。
(二)得名緣由
虎豹騎作戰勇猛,好像虎豹一般,故名曰「虎豹騎」。
據野史爆料,虎豹騎之所以勇猛無比,在於軍隊最先的成員都來自死刑犯,只要有一息尚存,便會奮不顧身,用盡全部作戰。
打仗多了,只有輕騎兵很難打勝仗,訓練一支高素質高規格的兵種迫在眉睫。官渡之戰之後,曹操打敗袁紹,並消滅袁紹殘餘實力,從此奠定了他統一北方的格局。
想統一的曹操急切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實現他的霸主野心。以青州兵為代表的精銳步兵,在烏桓之戰中以張遼為統帥,一舉擊潰烏桓騎兵,使敵人二十餘萬人投降,但那時,士兵驍勇,卻沒有特別嚴明的紀律。於是,曹操逐漸退出不合格的士兵,招募少數民族中有天賦的騎兵,善騎又善作戰,漸漸成為重要軍事力量。
(三)輝煌戰績
虎豹騎登上歷史舞台的戰役是南皮之戰。
《三國誌卷九 諸夏侯曹傳》記載:「仁弟純,督虎豹騎從圍南皮。純麾下騎斬譚首。」也就是說曹仁的弟弟曹純,親自率領著虎豹騎攻打南皮,袁譚出戰,被曹純的虎豹騎所殺。
這一場戰役,預告著袁紹死後兒子為爭權奪利獲得暫時勝利的袁譚被滅亡,加速了曹操統一北方的步伐。
另一次著名的戰役是追擊劉備於長阪坡之戰。《三國演義》上有個情節「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阪,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率,進降江陵。」原本以為就是一次勝利,一次失敗,通過看《三國誌》和《魏書》,曹操的神兵五千鐵騎原就是他最精銳的「虎豹騎」,才追得劉皇叔如喪家之犬,慌慌張張逃脫,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跑丟。
驍勇善戰的趙雲回頭尋找劉阿斗,遇見虎豹騎也不敢戀戰。
諸葛孔明稱這支軍隊為「強弩之末」,足見在當時人心中的威力。「天下驍銳」的稱呼,絕對不是徒有虛名。
(四)成員組成
由於是一支重要作戰軍隊,虎豹騎兵中的騎兵宿衛,所有人都是親隨子弟。
《三國誌 卷九 諸夏侯曹傳》中說虎豹騎知名度高的統領為八位: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淳,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虎豹騎騎兵善於奔襲作戰,主要用於正面作戰,所選騎兵,都體魄強悍,富有忠誠,戰鬥力強勁,用虎豹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虎豹騎,因為記載的少,成為很神秘的部隊,但又不容忽視。原因在於部隊統領都是曹操的親屬輩,從不受制於其他任何人,即便是忠心耿耿的謀士參謀臣子。清代學者趙一清認為:「純、真、休皆將虎豹騎,以宿衛精兵,非親子弟不可也。曹純死而自將之,以無子弟可任者,非無曹純其人也。」
《魏書》載,虎豹騎最後一位統領曹純死後。曹操召開會議,討論該有誰出任虎豹騎的領導,人們都知道曹操的心意,裝著議論紛紛,胡亂推薦。曹操一個都看不上,皺緊眉頭。見沒人推舉自己,曹操直截了當:「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意思是自曹純之後,還有那個人的才能比得上?我作為你們的上司,難道才能不在他之上嗎?」
人們聽懂話意,文武大臣便紛紛推舉曹操作為虎豹騎最高領導,至此一直到曹操死亡。曹操親自當虎豹騎統領,由此可見他對虎豹騎的看重。
(五)最終結局
後來,其它的戰亂都漸漸平息,即便有少數幾個少數民族作亂,打起仗來,只用輕騎兵即可。三國形成鼎力,一方蜀國,一方吳國,一方魏國。
魏國再作戰,同蜀國打得最多的是山地戰,同吳國打得最多的是水戰。虎豹騎要保證作戰驍勇,精力充沛,糧草裝備都需要精中之精,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曹魏建國以後,虎豹騎逐漸銷聲匿跡,大概被合併到其它軍隊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