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攻取荊州,劉表病逝,劉備戰敗,攜十萬民眾逃亡。劉備軍民被曹操大軍圍追堵截於長阪坡,拋棄妻子,落荒而逃,多虧了常山趙子龍於曹營之中七進七出,救出甘夫人和小阿斗。曹操的一流著名將領,如許褚、徐晃、張遼、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於禁……都幹啥去了?任由趙雲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
首先,曹營只有兩名一流著名將領在長阪坡戰場,即張郃和曹洪。
張郃,作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以用兵巧變、善於利用地形、排兵佈陣聞名,並不善於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這從「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的稱謂便可知曉,「五子良將」側重於運用謀略,「五虎上將」傾向於戰場廝殺。因此,這一次「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的交鋒,張郃以自己的不足與趙雲的長處相比,即使在人數上佔了優勢,也僅僅打了個平手。
其次沒有請戰的必要,武將主動請戰,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表現自己,主動請戰,生擒趙雲,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就會提高很多;如果敗於趙雲之手,反而會影響曹操對自己的印象!這是諸位武將都不願意看到得!
再者堅信趙雲一定能被眾人活捉,當時曹軍數百萬官兵,雙拳難敵四手,趙雲雖勇,但總有力竭之時,而且他還懷抱著一個嬰兒,其戰力也會受到影響。這樣的一個人不值得他們親自動手,車輪戰都能拖死趙雲!所以不管是曹操,還是曹洪,都堅定的認為,趙雲落敗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趙雲在長阪坡之戰中還只是一個無名之徒,就連曹操看到他的第一眼,也是慌忙問道:「陣營中的白袍小將是誰?」也就是說當時的趙雲還沒能入曹操的眼,畢竟曹操手下戰將上百名,趙雲這樣的將領並不在少數。但趙雲進出曹營的目的則是為了救少主劉禪,這就讓曹操不禁反思一下自己,當年與呂布作戰,曹操手下猛將上百名,看到敵方是呂布,都紛紛往後撤,曹操比屬下走慢了一步,差點就被呂布抓住,幸好呂布不知道曹操的模樣,這才從虎口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