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三國時期輔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視為不安於人臣的隱患,晚年又被曹叡臨終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個忠臣,最後卻重演了曹家篡漢的一幕。
司馬懿的忠奸評價
一般人錯認的印象是司馬懿篡奪曹魏,若不就演義而就正史,忠奸相當可議。
首先是從現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證據。司馬懿對內禮遇魏主及郭太后,對外建武功討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誅殺曹爽黨族為人所詬病外。
不過曹爽不等於皇室,司馬懿與曹爽同為輔政大臣,並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於曹爽排擠司馬懿。若說司馬懿對同級輔政大臣的曹爽誣以犯上欺君,那為曹爽當初對同級輔政大臣的司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終其司馬懿一生,君主曹芳並未失去魏國大位,硬說司馬懿篡奪曹魏,彷彿多言曹操篡奪漢室。事實上皆為子孫所為,不應責由曹操及司馬懿,最後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
先看司馬懿生平,本為曹魏帝國守護的方面。
以軍事而言,攘外有討東北百年大患、阻西南諸葛北伐、退東吳兩次入侵;安內有盈旬擒孟達、平定王凌叛變(再加上毋丘儉及諸葛誕合稱淮南三叛,三次叛變皆被司馬家所平定,不過那是後來司馬師以後的事)。
內政方面,供應補給,使前線無後顧之憂,曹丕還認為「內鎮百姓,外供軍資」的司馬懿有當年劉邦的蕭何之風,比較起蜀漢向有糧盡退兵的傳統,曹魏軍事佔盡優勢的其中原因之一,後勤保持不斷的功勞,首當其衝。上邽、淮北的屯田;天水、京兆、安南的冶鐵、灌溉國渠、引水廣槽渠,建設晉坡及東南諸坡。結果灌溉良田廣達數千頃,國家因此得到充實。
時間上,曹丕享年四十,曹睿只活了三十又四,父子相加不過七十又四,剛好多司馬懿一歲。而司馬懿光是從建安十三年就曹操文學椽起算,至嘉平元年發動誅殺曹爽止,獻身曹家長達四十一年,成就可歸納成「出將入相」。人生七十古來稀,若是司馬懿七十歲就死去,就沒有後來的誅殺曹爽之事,因此司馬懿安內攘外的一生,不知又該如何評價。
再次看曹爽對魏主曹芳的忠誠方面,曹芳年幼登基,本與郭太后同住。曹爽先是遷太后回永寧宮,分割郭太后與曹芳相隔兩地。一方面又擅權獨斷,除了廣佈黨羽,還更改原有的制度,魏主無法禁止,曹爽何止功高以震主。二方面又廣納諸妾,連曹睿的後宮佳麗都不放過,又使用皇家專屬的技術員、樂隊、還有武裝禁兵,身為臣屬卻用君王節度,僭越之心,儼然以皇帝自居。雖然曹芳不是曹睿的親生兒子,但是曹爽既占曹睿的才人,又用曹睿的師工、鼓吹、禁兵,曹睿生前還是魏國皇帝之尊,曹爽忝為輔政大臣,才是真正犯上欺君。
司馬懿討伐曹爽正好是清君側,為魏國盡心而忠心耿耿。
假意推辭在先,後來卻又接受,不會是謙虛。曹操雖三辭丞相,但是後來還是接受成為漢相,但司馬懿對丞相、九錫、郡公等,在世時侯,堅辭不受,若有野心的話,早就欣然接受。甚至於還上表呈現惶恐,萬一四面八方的人會怎麼評價為臣的議論。司馬懿沒有假辭而不受,放棄高官厚祿,終老一生。曹操雖成功不必在他,但是早把環境佈置好,大翦漢室,將機會留給曹丕;而司馬懿始終沒有對曹家作出設計,魏國後來發生不少叛亂,司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說,尚且言之過早。
陰謀論者常以「南諸葛,北司馬」並稱,其實不然,與其說是權臣奪占,不如說是君失人心。
君臣異位的原因不是君弱就是臣強,空穴無風,其來有因。
曹魏皇帝正如漢末的少帝及獻帝,國家政局非常不穩,諸臣虎視眈眈,不只司馬一族。漢獻帝劉協無力抵抗董卓、曹操的欺凌,正如曹芳無力對抗曹爽及司馬懿,無奈何大勢已去,曹芳已經不如當年的曹操、曹丕等強君之姿。皇權的沒落正是司馬家興起的原因,興其說是權臣進逼,不如說是君弱敗象。中央衰微而沒落,諸臣奮起有機會,正是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的現象。曹魏君權旁落,宛如東漢君權弛敗,並非來自何進、董卓、曹操、袁紹及黃巾等臣民其中之一的崛起,正因中央無力控制,地方紛紛脫幅而走。曹魏君臣,宛如歷史重演。
曹爽先欺凌皇室在先,司馬懿不過反擊曹爽,對魏室而言,司馬懿剷除曹爽之行為,亦為清權臣而護皇位。雖然司馬懿的出發點更多是為了自已,但是不可否認的,除去曹爽確實有益於皇帝曹芳被權臣把持。
或曰司馬懿不過是為了取代曹爽而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與其憑空猜想可能性,不如直接檢視實際發生的經過。
首先曹爽擁有「封侯領邑」、「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等權臣之實,司馬懿拒絕取代皇室或九錫,甚至「固讓相國、郡公不受」。
其次曹爽侵凌皇室,僭越使用皇家人員及儀式,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司馬懿則是恭敬地以臣屬事君,而且沒有任何對皇室的侵犯。不管是虛偽也好、或有心也好,總之司馬懿護衛皇帝與曹爽欺凌皇帝的行為,兩相比較,可察君臣分際優劣。
從反面來看,司馬懿萬一在高平陵失敗,或是司馬師及司馬昭等子孫不肖,綜觀司馬懿生平,還是功大於過。
一如毋丘儉、諸葛誕的叛變雖失敗,雖打成敗者為寇,但仍不乏有佳評;換句話說,司馬懿若不幸失敗,以敗者為寇的眼光來看,還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績。
但有趣的是,司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孫也成功,結果反而司馬懿有奸臣的評價,好像成功的批評比失敗的讚揚還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奪,就有點張冠李戴。實際上真正動手行篡奪另有其人,司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漢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歸於曹操,就是歸於司馬懿。
若以篡奪來定罪,司馬炎與司馬懿之間還隔著司馬昭,司馬懿要稱為奸臣太冤枉。而司馬懿高平陵事變的對象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權臣,就身份而言,司馬懿與曹爽同為輔政大臣,互鬥政變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
雖《三國演義》渲染造成負面評價,但是司馬懿的惡名卻始於永嘉之亂的石勒,挾帶私恨摧毀司馬宗廟,再加上晉室南渡,士家門閥壟斷南北,民間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馬懿。後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編修晉書時,也不鼓勵傚法司馬懿,所以評價也不高。
冤有頭,債有主:行廢帝之事為司馬師,命殺帝之事為司馬昭,就篡位之事為司馬炎,若要論奸說惡,還輪不到司馬懿。除非依君君臣臣的觀念,既然事魏,終為魏臣,司馬家最後居然犯上不敬,追本溯源究底而波及司馬懿。子孫連累祖先,責無旁貸,這亦令司馬懿所死不瞑目。
後世評價何其嚴厲,正如任重而道遠,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事有好有壞,陟罰臧否理應公平,毋須顧及當局者迷後,更可審慎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