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曹魏重臣司馬懿強勢崛起,逐漸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經營,到了265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取皇位,建立西晉政權,並且實現了天下的一統。其實早在秦朝末年,司馬懿的祖上就已經非常顯赫了,只不過運氣太差,被項羽殺死,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史書的記載,「五帝」之一的顓頊有個兒子名叫重黎,他在帝嚳時期擔任夏官祝融,也被稱為火正。之後重黎的後裔一直擔任這個官職,歷經唐堯、虞舜、夏朝、商朝。到了周朝時期,將夏官改稱為司馬。周宣王在位時期,程伯休父領兵作戰有功,受到了周宣王的嘉獎,「錫以官族,因而為氏」,自此就改為司馬氏。
到了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之後陳勝派武臣率領三千人去攻略趙國故地。武臣在張耳、陳余的輔佐下進展非常順利,隊伍迅速擴展到數萬人,攻克十多座城池。此後,武臣又採納蒯通的計策,收降了三十多座城池。在這個過程中,程伯休父的後裔司馬卬也投靠了武臣。
司馬卬率軍佔領了朝歌,立下了戰功,成為趙國的將領。後來武臣被殺,但司馬卬依然效忠於趙國,為趙王歇效力。公元前207年,項羽率領大軍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一舉殲滅了秦軍主力。司馬卬作為趙國的將領,之後跟隨項羽與秦軍作戰,他甚至差點搶在劉邦前面入關,「時趙別將司馬卬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絕河津」。
公元前206年,項羽率領大軍入關,在關中分封諸王,劉邦被封為漢王,而司馬卬因「定河內,數有功」,也受到了加封,被封為殷王。不過司馬卬的地盤不大,只有一個河內郡,都城為朝歌。原本楚懷王約定,誰先進入關中,就是可以在關中稱王。劉邦本應封在關中,可是卻遭到了項羽的排擠,對此他心懷不滿。
這年年底,劉邦採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策,突然殺入關中,擊敗了章邯,迫降了司馬欣、董翳。公元前205年,劉邦率領大軍出關,收服了魏王豹,接著就佔領了河內郡,俘虜了司馬卬。不過,劉邦並沒有加害司馬卬,而是帶領他們去攻打彭城。這一年五月,項羽率軍馳援,與劉邦率領的五十六萬大軍展開激戰。
結果劉邦的聯軍遭到慘敗,他本人狼狽而逃,甚至差點被俘。在交戰過程中,這些諸侯王或跑或降,比如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他們投降了項羽,而殷王司馬卬死於亂軍之中,被項羽的軍隊斬殺。司馬卬雖然死了,但還有後裔子孫,他們定居在河內溫縣。司馬卬的八世孫名叫司馬鈞,在東漢時期擔任過征西將軍。
司馬鈞的兒子是豫章太守司馬量,司馬量的兒子是穎川太守司馬俊,司馬俊的兒子是京兆伊司馬防。司馬防有八個兒子,人稱「司馬八達」,其中第二個兒子字仲達,名叫司馬懿!雖然西晉、東晉統治的時間比較短,但司馬家族對中國歷史還是具有一定影響的,比如說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也是司馬卬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