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毛階給曹操的:(奉天子而令不臣)是三國史上最高的策略。諸葛亮給劉備的:(取荊、益,三分天下)是當時最強的軍事策略,魏吳假如一方取下荊州益州,將平天下。諸葛亮是被劉備三兄弟給坑死的,說好的《隆中對》每人去執行,取益州劉備害死龐統,取完益州關二哥又玩沒了荊州,再加上法正去世,使整個蜀漢沒有了戰略部署和戰場指揮,那個時候就已經是窮途末路了。說孔明不如仲達的,看下二人唯一正面交戰:第四次北伐中孔明如何劣勢人數野戰反破仲達鉗形攻勢中間開花,若不是李嚴拖延糧草還真有機會拿下隴西隴右窺探長安。孔明能入武廟十哲就充分說明問題仲達勝在順勢而為憑國力避戰硬拖,生生耗死了蜀漢。
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爭議良多,但「不敗軍神」的說法是很客觀的,諸葛亮六出祁山,並沒有真正軍事戰場的失敗,哪怕是馬謖失街亭,也能保證主力全身而退(當然趙雲也功不可沒),試問能不敗,歷史上有幾人?而且當時魏軍數倍於蜀軍,仍基本不主動擊之,是何緣故?主要諸葛亮的無當飛軍在當時是無人能出其右,加上連弩,這也使得魏軍不敢冒進,才有魏軍畏蜀如畏虎的說法,後面姜維也靠著諸葛亮的軍事遺產基本將涼州打的沒有人,所以稱諸葛亮為不敗軍神還是公允的。如果再給諸葛亮15到20年,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司馬懿養寇自重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他真的打不過諸葛亮。曹魏用四州的國力抵抗一州的諸葛亮卻被打的民有菜色,而諸葛亮出征天下震動,蜀中百姓卻如平常一樣。在第五次北伐,司馬懿只能龜縮看著諸葛亮在渭南屯田而毫無辦法。如果讓諸葛亮這麼逐步蠶食,雍涼的胡人很有可能趁著曹魏控制力下降而親近諸葛亮。
看諸葛亮同時用暴力和懷柔兩種手段,把南蠻收拾得服服帖帖,就能知道他對少數民族的處理很有心得。如果雍涼河套的胡人親近蜀漢,那麼諸葛亮就能得到大量的戰馬和糧草,後勤也就不會像原來那麼捉急。假以時日,隨著諸葛亮不斷蠶食雍涼和關中,聯合羌胡匈奴收復兩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不過諸葛亮54歲就去世了。魏國的地圖,形似啞鈴,兩頭粗中間細。粗的兩頭分別是本土和控制力極弱的西域長史府,中間的細的部分就是涼州。這就可以看諸葛亮高超的戰略。奪下涼州,整個魏國西部領土可以「斷而有之」(姜維傳語)。好處非常多:戰馬、高素質的秦地兵源、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利用絲綢之路擴大錦官城的蜀錦出口。如果能奪下涼州,就算不能進一步攻下長安洛陽,那也不過是恢復成秦國與東方六國形勢,勵精圖治個幾代君王,難說就不能複製秦統一天下的經歷。這樣,蜀漢這死棋就下活了。
諸葛亮希望劉備學習劉邦在蜀地休養生息,積攢實力,但外部的環境不允許。此時曹魏控制北方,東吳控制東南地區,而且二者並沒有大規模的戰鬥,蜀漢並不能漁翁得利,也不能取得此消彼長的優勢。蜀國的東征東吳失敗,只能選擇北伐曹魏。此時魏國的版圖就像水舀形,西北地區就像水舀的長柄一樣,而長安地區就是這個柄和舀的連接處,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奪取對這個地區的控制權,斬斷曹魏與西北地區的聯繫,從實力上削弱魏國的實力,這也是馬超希望蜀國為自己完成的任務。奪得長安使蜀漢政權更加名正言順,因為這裡是西漢的首都,出師表中的舊都。
另外蜀漢可以利用西北對魏國進行軍事威脅,蜀國北伐經過的山路嚴重制約蜀國的軍事行動,利敵防守不利己進攻,漫長的補給線使得後勤異常脆弱。聯合吳國可以使蜀國的勝算更大,同時對魏國施壓,魏國難以應付,顧此失彼。但即使這個目的實現,也僅能保證蜀國立於不敗之地,與魏國的實力差距縮小一些,獲得更多的主動權,距離能徹底壓制甚至戰勝魏國還有一定的差距,可以說距離一統三國還有相當多的路要走。如果這個目的無法實現,蜀國被滅亡就是早晚的事情,諸葛亮也就沒有遺憾了,因為他的理想注定不能實現。對於吳國來說,伐魏征蜀同樣困難,只能守成而已,即使與蜀國合作,吳國僅僅能在長江流域地區獲得一些利益,太遠了也守不住。
小編認為,說起諸葛丞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我一直敬佩諸葛丞相的一點是他確確實實做到了「往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昭烈托孤之時蜀漢的確實到了覆滅的邊緣:精銳散盡,喪土亡君,幼主當政,強敵環伺,內外交困。而且最主要的是益州剛剛收復不久,人心不穩,劉備一敗,益州內部就出現叛亂,諸葛亮憑自己出色的危機公關能力,穩定住了局面,評定內亂,整頓內務,繁榮經濟。至於北伐這個國策,我一直很認同一個觀點:諸葛北伐是為了緩和內部矛盾,以戰養戰。
從土地來說當時最富饒的還是關中,洛陽一帶,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孫吳佔領荊州以後憑借長江天險也可偏安一隅,而蜀漢恰恰只有兩川之地,領土最小,人口最少,如果只想偏安,覆滅的只會更快。而且蜀漢北伐只能求穩,他們可以不勝,可以自己撤退,但絕對不能敗。諸葛外儒內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國家隨時處於戰爭狀態,內部的一切資源分配以戰為核心,所有利益分配以戰功為主,只有這樣才能統一思想,團結一心,使蜀漢不容吳魏小覷,在夾縫中向死而生。蜀漢後期因為國策轉變,放棄北伐,導致自己內外交困,最終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