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發生在鍾會叛亂被平息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鍾會、姜維和衛瓘。原文如下:
忽報兵已入內。會令閉上殿門,使軍士上殿屋以瓦擊之,互相殺死數十人。宮外四面火起,外兵砍開殿門殺入。會自掣劍立殺數人,卻被亂箭射倒。眾將梟其首。維拔劍上殿,往來衝突,不幸心疼轉加。維仰天大叫曰:「吾計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時年五十九歲。宮中死者數百人。衛瓘曰:「眾軍各歸營所,以待王命。」魏兵爭欲報仇,共剖維腹,其膽大如雞卵。眾將又盡取姜維家屬殺之。
鄧艾部下之人,見鍾會、姜維已死,遂連夜去追劫鄧艾。早有人報知衛瓘……(衛瓘)遂遣田續引五百兵趕至綿竹,正遇鄧艾父子放出檻車,欲還成都。艾只道是本部兵到,不做準備;欲待問時,被田續一刀斬之。鄧忠亦死於亂軍之中……卻說姜維、鍾會、鄧艾已死,張翼等亦死於亂軍之中。太子劉璇、漢壽亭侯關彝,皆被魏兵所殺。軍民大亂,互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旬日後,賈充先至,出榜安民。方始寧靖。留衛瓘守成都,乃遷後主赴洛陽。止有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郎郤正等數人跟隨。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鍾會與姜維密謀自立,不料事情敗露。監軍衛瓘、胡淵等人率部向鍾會、姜維發動襲擊。在混戰之中,鍾會與姜維先後被殺。鄧艾舊部得知此事後,打算趁亂救出被押往洛陽的鄧艾父子,但衛瓘派田續將二人斬殺。在這場混戰中,劉禪的太子劉璇、關羽之孫關彝等人先後被殺。此後不久,賈充來到成都,將劉禪及部分蜀漢大臣遷往中原。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出榜安民」, 意為張貼告示,安撫民心。這句成語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
小說中提到的這場在成都出現的大亂,是符合歷史原貌的。據《三國誌·鍾會傳》載:「姜維率會左右戰,手殺五六人,眾既格斬維,爭赴殺會。會時年四十,將士死者數百人。」《三國誌·姜維傳》亦稱:「(鍾會)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
與鍾會、姜維因叛亂被殺不同,鄧艾之死完全是監軍衛瓘因擔心自己陷害鄧艾的事情敗露而私自下黑手。《晉書·衛瓘傳》載,當初正是因為衛瓘與鍾會兩人羅織罪名,才令鄧艾蒙受不白之冤。為了掩蓋真相,「(衛瓘)乃遣護軍田續至綿竹,夜襲艾於三造亭,斬艾及其子忠。」小說作者將這段歷史只是稍作加工,寫進了《三國演義》當中。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劉禪的太子劉璇及關羽之孫關彝被殺之事,也是歷史的真實。在這場大混亂中,不僅劉璇、關彝被殺,就連左車騎將軍張翼、綏武將軍蔣斌、太僕蔣顯等數百人等眾多蜀漢舊臣也遭到殺戮。其中關彝不僅僅是一人被殺,而是三族被滅,曾經顯赫一時的關羽一族從此消失。不過,在這場大屠殺當中,卻有一位蜀漢著名將領的後人安然無恙,這便是猛將張飛的族人。據《三國誌·後主傳》載:「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並封列侯。」這裡提到的侍中張紹便是張飛的次子。
為什麼關羽一門被殺而張飛的後人卻安然無恙呢?《三國誌·關羽傳》注引《蜀記》載:「(龐會)盡滅關氏家。」龐會是龐德之子。為了給父親復仇,他將關彝一門全部殺害,顯然這其中有報私仇的嫌疑。而張紹則因為是蜀漢帝國投降派的主要代表,並參與了投降的全部過程,被列入保護對象,因此才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