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司馬炎登基後就差吳國就能完成統一大業,不過為什麼司馬炎等了14年才下令伐吳,而且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把吳國給滅掉了。其實當時晉國的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不管是老百姓還是軍隊都漸漸走上強盛時期,司馬炎也被成為是三國時期最寬厚仁慈的開國皇帝。而且司馬炎滅吳國還利用了東吳皇帝,一起來看看具體是怎麼回事吧。
西晉滅吳之戰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舉滅吳國,實現統一的戰爭。
司馬氏建立晉王朝後,據有原魏、蜀之地,已控制著全國大部分州郡府縣;吳沿江為國,僅有荊、揚、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即今長江中、下游及嶺南等地區。雙方接壤數千里,時常有戰火發生。
從公元269年(晉朝泰始五年)起,晉武帝就籌劃剿滅吳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於是一面改善內政,開發農業、積存糧食;一面優選將帥,造樓船,練水軍。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編練水軍。
西晉擁有規模龐大的陸軍,但缺少水軍,面對波濤洶湧的長江,雖「武騎千群,無所用之」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司馬炎命王濬在益州造戰船,治水軍數萬人,使晉軍的弱點得以克服,實力大為增強。
東吳強悍的水軍
吳國地跨大江南北,戰亂較少,有相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軍隊總人數為二十三萬,尤以水軍為強,有舟船五千餘艘,本有一戰之力。
然而吳國國君孫皓卻不修繕內政,暴虐荒淫,導致民窮財竭,上下離心;又自恃水軍強大,憑借長江天險,戒備鬆散。加之主將陸抗死後,部眾分散,又中晉離間計,撤換了著名將領西陵都督張政,使西線守備更加削弱。這種局勢對晉滅吳無疑是十分有利的。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晉武帝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強了西晉的優勢,至公元276年(咸寧二年)十月,晉滅吳的準備基本完成。
孫吳方面,面對晉軍進攻的嚴重威脅。一些大臣深感憂慮。他們提出了很多建議,但是,這些有重要戰略價值的建議,都沒有被採納。
吳主孫皓認為晉無力攻吳,且吳有長江天險,難以攻破。因此他不修內政。暴虐如故。在軍事上不重軍備。放鬆長江上游的防務,當然更談不上通盤的戰略考慮和進行全面的防禦準備了。
在這樣的敵我對比下,在是否消滅吳國的問題上西晉朝廷分為兩派。
太尉錄尚書事賈充為首的保守派認為:吳有長江天險,且善水戰,北人難以取勝。且近幾年來西鮮卑舉兵反晉,此時對吳作戰,並「非其時」。
而羊祜、張華、杜預等人則認為:吳帝孫皓腐化透頂,他不但對廣大人民殘酷剝削、鎮壓,而且在統治集團內部也排除異己,用刑殘酷。孫吳目前是「上下離心」,如此刻出兵,「可不戰而勝」。如果錯過機會,「吳人更立令主」,勵精圖治,再去滅吳就相當不容易了。
經權衡再三,後來司馬炎採取了第二套方案。
公元279年十一月,晉武帝發兵二十餘萬,分六路進軍攻打吳國,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陽城(今中國中南部湖北省秭歸東)後,攻破吳軍橫斷江路之鐵鎖鐵錐,船行無阻,後來又擒獲吳西線統帥、都督孫歆。
在東線戰場,吳國丞相張悌率領三萬軍隊渡過長江迎戰,被晉朝的軍隊夾擊大敗而歸,晉軍當機立斷,揮師直指建業,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吳國宣告滅亡。
晉滅吳之戰
此戰,西晉準備周密充分,善擇戰機,兵分多路,水陸並進,發揮強大水軍作用,臨機果斷,一舉獲勝。吳主昏庸,防務鬆弛,將士離心,缺乏統一對策,招致節節失敗。
晉滅吳後,東漢末年以來分裂數十年的中國復歸統一。
司馬炎成功的滅吳,統一中國。他之所以能夠勝利,是因為他抓住了良機,一向強大的東吳失去了明主取而代之的是昏庸的孫皓,可以說,西晉的勝利其實不是司馬炎有多優秀,而是因為孫皓太會折騰。
司馬炎早下手、早行動有效的杜絕了未來的一大隱患,就是「吳人更立令主」,孫皓在吳國基本上已經成為四面楚歌,盡失人心,一旦吳國自下而上廢掉了孫皓,擁戴強有力的宗室掌權,則西晉想要滅吳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