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死後為何背負污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死後為何背負污名?

大家好,我是三國網小編,說起曹髦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最初,曹髦並未打算與司馬昭正面抗衡,而是打算趁司馬昭上朝的時候突然發難,結果剛謀劃好,這事就被洩露出去了。

帝乃出懷中版令投地,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況不必死邪!」於是入白太后,沈、業奔走告文王,文王為之備。——《漢晉春秋》

對於地位相近的人而言,誰把誰殺掉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真正的困難在於:殺掉他之後怎麼善後呢?

如果大家都認為,跟著皇帝誅殺權臣不但沒有風險,而且會大富大貴,那皇帝根本就不用親自動手,願意為他殺死權臣的人,可以從城東排到城西。

如果大家都認為,跟著皇帝誅殺權臣只會引火燒身,而且會禍及家族,那皇帝一意孤行的結果,就是隨時被人出賣。

大家跟著曹髦殺司馬昭,怎麼可能沒有風險呢?曹髦有能力善後嗎?顯然沒有啊。這才是曹髦決定動手突襲司馬昭,立刻就有人向司馬昭告密的主要原因。

事已至此,曹髦很清楚已無回頭之路,所以他只能強行率眾攻打司馬昭,這不是熱血衝動,而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更是一種強迫朝臣站隊的做法。

當曹髦明確表示要與司馬昭決裂之後,朝臣們通常只有三種選擇:

一、站出來幫司馬昭;二、站出來幫曹髦;三、裝聾作啞兩不相幫。

第三種選擇沒什麼可說的,既無風險又無收益,這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曹髦是皇帝,但他沒有實權;司馬昭有實權,但他只是臣子。

在這種情況下,王經選擇站出來幫曹髦,可由於曹髦實力有限,所以王經很快被司馬昭殺掉全家;

在這種情況下,成濟選擇站出來幫司馬昭,可「以臣弒君」是大不敬,所以成濟全家很快被殺。

或許有人認為:司馬昭迫於壓力,只得拿成濟全家開刀,這說明曹髦的控制力並不太差。可實際上,在現場指使成濟動手的人是司馬昭親信賈充。

如果司馬昭頂不住壓力,他肯定要把賈充全家交出來,可事實上,賈充一直很安全,司馬昭保得住他。這也從側面證明:司馬昭當時的權力極大,曹魏帝國隨時可能滅亡。

但政治鬥爭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變化極快,如果曹髦運氣足夠好,能過了賈充和成濟這一關,沒準他真可以幹掉司馬昭。

想當年秦末亂世,陳勝吳廣帶著九百人,就敢一路殺向秦帝國的都城咸陽。

面對這種情形,誰都會嚇得目瞪口呆:那可是關東六國聯軍幾十萬軍隊都打不下來的地方,你九百人就想殺進函谷關,攻打咸陽城?

但最終的事實把所有人都震住了,就是這九百人,居然真的殺進了函谷關,直逼咸陽城。雖然他們最終被剿滅,但秦帝國也很快滅亡。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曹髦攻打司馬昭,很明顯是陳勝吳廣的所作所為更加不可思議。

政治鬥爭的過程就是一個站隊的過程,如果曹髦真能冒險擊殺司馬昭,大多數人就有可能在一夜間站到曹髦一邊,曹魏帝國或許就能浴火重生。

當然了,這種可能性極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當時的曹髦而言,這恐怕也是他最後的一點勝算了。

看到曹髦大張旗鼓地率眾攻打司馬昭的時候,我總會聯想起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解決曹爽的過程。

想當初,司馬懿在決定對曹爽動手的時候,並沒有採用謀殺的方式解決問題,而是趁曹爽外出的時候佔據洛陽,以尊奉太后的方式號令天下。

此時的曹爽處於死局嗎?並沒有。此時的曹爽正與皇帝曹芳在一起,他完全有機會到許昌另立中央,對抗司馬懿。

司馬懿為什麼不防範這一手呢?曹爽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因為雙方都在等,等著朝臣站隊。

如果大家都支持曹爽,那麼司馬懿此舉就是禍國殃民,等待他的結局自然是不得好死;如果大家都支持司馬懿,那麼曹爽除了束手就擒之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在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失敗了,後世讀者在瞭解這段歷史的時候,一定也會發表感歎,司馬懿要是在洛陽城內找機會幹掉曹爽,然後控制皇帝不就行了嗎?

事實上,這種做法當然也是可以的,但很明顯不夠穩妥,稍有不慎曹魏就要爆發內訌。而司馬懿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也相信曹爽翻不了天,所以用一種舉重若輕的方法結束了這一切。

司馬懿有這種實力和自信,但曹髦顯然沒有。

很多人都認為:曹髦只是一個熱血衝動的愣頭青,這實在是太小瞧曹髦了。在我看來,曹髦是曹魏歷代皇帝中最像曹操的。

在曹操這一生中,經歷過三次重要賭局。

第一次是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八月,曹操與呂布爭奪濮陽,有人密報曹操:自己可以帶他潛入濮陽。曹操相信了這個情報,結果差點被呂布的騎兵活捉;

第二次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曹操與袁紹對峙於官渡,曹操聽信降臣許攸的建議,親率騎兵突襲烏巢,燒燬袁紹大軍的糧草,獲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第三次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曹操與孫劉聯軍對峙於赤壁,曹操聽信吳將黃蓋的詐降,結果在赤壁失利,不得不率軍撤離,三家鼎立格局初成。

通過上述三件事,我們幾乎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曹操擁有賭徒性格,他多次以身犯險,最終才搏出了曹魏帝國。

曹髦在己方勢弱的時候,選擇與司馬昭攤牌,和曹操在勢弱時候的搏命舉動如出一轍,不愧是太祖子孫。

曹髦去世之後,不可避免地被污名化:郭太后親自發下懿旨,說自己當初瞎了眼,居然把曹髦這個傢伙捧上了皇位,實在是有愧於祖宗社稷。

在郭太后的筆下,曹髦變成了一個志大才疏、性情暴戾、不敬尊長又狂悖無道的人,現在曹髦被主持正義的司馬昭殺死,應該廢除他的封號,以庶人的禮儀下葬。

後來,「寬仁大度」的司馬昭看不下去了,他雖然剝奪了曹髦的皇帝封號,但封他為高貴鄉公,算是保留了曹魏皇族的一絲顏面。

儘管曹髦失敗了,但他的所作所為還是給後世留下了極大影響:寧作高貴鄉公(曹髦)死,不作漢獻帝劉協生。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長期受制於權臣爾朱榮,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說出了這樣的話。

最終,元子攸冒險動手,誅殺掉爾朱榮,雖然元子攸很快就給爾朱榮陪葬了,但從此之後,所有權臣在欺負皇帝的時候,心裡恐怕都會想起曹髦和元子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