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可謂是猛將如雲,最有名的應當是張郃了。曹操雖然佩服張郃,但對其並不是很放心。不僅給他鎮守合肥的兵力才區區七千人,還特意用樂進、李典這些與張遼不和之人在一旁掣肘。可見除了宗室將領之外,曹操對外人還是留了一個心眼。
不過,事情都有例外。在曹魏的西北戰場,除了宗室大將夏侯淵之外,還一直活躍著一位著名將領。自漢中爭奪戰開始,一直到諸葛亮北伐,此人都是曹魏在西北地區的主要將領。不僅位高權重,還是曹魏帝國的心腹大將,經常統帥數萬精銳大軍縱橫西北,是諸葛亮的勁敵。
這個人,就是張郃。
張郃的功績,在史料當中介紹的很詳細,這裡毋庸贅言。劉備、諸葛亮對他的恐懼甚於夏侯淵。這是劉備親口承認的。諸葛亮主政時期,慘敗於街亭,就是張郃的代表作。無論是戰前形勢判斷、還是戰時表現,張郃都堪稱三國中後期曹魏第一著名將領。諸葛亮每次遇到張郃,都非常頭疼。有張郃在,曹魏在西北地區的戰局就有了保障。曹真總管西北地區時如此,司馬懿繼任時亦是如此。
不過,到最後張郃卻慘死在西北戰場。他的死,不但在當時引起曹魏帝國巨大震動,同時也隱藏了一個巨大的秘密:
他是被司馬懿和諸葛亮聯手害死的!
為什麼司馬懿要害死張郃呢?這與當時司馬懿在曹魏帝國的政治地位相關。此時,他剛剛接手曹魏西北地區的防務,責任重大。不僅對手是赫赫有名的諸葛亮,取勝艱難。同時,他手底下的這些將領大都是曹真時期的將領,基本上是曹魏集團的精英,已經習慣了服從曹魏宗室,對於司馬懿這個外人並不服氣。
司馬懿首次對陣諸葛亮,小心謹慎,不敢出戰。部下不但不支持,反而紛紛指責,有的將領甚至當眾恥笑,說司馬懿膽小如鼠、畏敵如虎。這讓司馬懿情何以堪。此時,曹魏西北大營中最具威望的將領便是張郃。對於將領們的意見,張郃一言不發,顯然是暗中支持的。不得已,司馬懿派兵迎敵,結果被諸葛亮慘敗而回。雖然是部下慫恿,但打了敗仗,司馬懿也是臉上無光,只能躲在軍營裡避戰。
好不容易等到諸葛亮撤軍,司馬懿卻突然來了精神,命令張郃率兵追擊。此時,司馬懿明知諸葛亮此時撤軍並非戰敗,而是整建制、有步驟、有計劃地撤退,不僅不做研究,匆忙做出決定,同時派出的竟然是自己的副手、著名將領張郃,這不禁不讓人懷疑此舉的真正目的。
張郃接到這個命令,立即發表異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可司馬懿堅持己見,依然讓張郃領兵追擊,結果導致張郃中了埋伏。
前面說過,諸葛亮撤軍並非戰敗,而是突然接到劉禪的命令。因此,諸葛亮有時間進行撤軍前的各項準備。撤軍途中,諸葛亮還不忘預防曹魏的偷襲,在木門道設下伏兵。不曾想前來送死的竟然是自己忌憚的張郃。一場大勝之後,張郃命喪西北。
張郃一死,諸葛亮在西北戰場少了一個勁敵。作為司馬懿而言,張郃之死給他帶來的利大於弊。軍中從此再無人與自己作對,對軍隊的管束變成容易多了。更關鍵的是,從此在西北戰場再也無人從資歷、影響等方面超過自己,自己可以一手遮天。
可惜一代著名將領,從此折戟沉沙,至死都不明白到底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