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古稱「江陵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荊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在三國時期,因其所處的戰略地位,更為顯著。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曾這樣描述荊州的戰略地位:「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不僅劉備如此重視,孫權政權也是如此。劉表新卒,魯肅即勸告孫權:「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曹操要統一全國,劉備要立足發展,孫權要全據長江,都把荊州作為爭霸目標。
曹操本來早想南征荊州,並曾在官渡之戰後興師南下,途中因袁紹二子相爭想利用這個機會徹底消滅袁氏勢力,才改道北上,繼續平定北方。
公元208年農曆七月,曹操在遠征烏丸、北方基本平定的情況下,率領大軍南征劉表。八月,劉表病故。九月,大軍進到新野,荊州新主劉琮投降。正是曹操南取荊州,促使孫權、劉備結成聯盟,共同抵禦曹操。於是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後,荊州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分佔,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
《三國誌·先主傳》裴注引《江表傳》云:赤壁戰後,「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公安。……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來歷。
關公守荊州,前後有十年時間。後諸葛亮進川,關羽單獨鎮守荊州也有5年之久。關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守住了荊州,鞏固了劉備這個至關重要的根據地,劉備才有可能西取益州、攻佔漢中,成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一方。
公元219年,關羽北伐中原,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作為聯盟一方的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這就是俗語所言「關公大意失荊州」的來歷。
孫劉聯盟破裂,為三國歸晉埋下了不可逆轉的伏筆。
借荊州、失荊州也就成了孫劉聯盟還是對抗的重要的導火線。
那麼,荊州真的是劉備借來的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割據,諸侯林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10幾年的時間一直在北方平定各方諸侯割據勢力。南方的割據勢力主要是荊州劉表、東吳孫權、益州劉璋三家。
《三國誌劉表傳》記載:「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也。少知名,號八俊。」「靈帝崩,代王叡為荊州刺史。是時山東兵起,表亦合兵軍襄陽。」從公元189年至病卒,劉表經營荊州長達19年之久。經劉表及眾將的勵精圖治,內安百姓,外息叛亂,至赤壁之戰前夕,劉表已擁有「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的強大實力,成為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
劉表經營荊州期間,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但劉表外寬內忌,猜疑心很重,只願守土自保,並無四方之志。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使拒夏侯惇、於禁等於博望。」(《三國誌劉備傳》)
沒多久,劉表身染重病,要把荊州托付與劉備。《英雄記》曰:表病,上備領荊州刺史。《魏書》曰: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劉表死後,子劉琮繼位,投降曹操。諸葛亮勸劉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可有荊州。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
劉表對劉備有托孤之望,也是荊州士民以後為何都願歸附劉備的一個重要原因,《三國誌劉巴傳》云:「曹公征荊州。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得人心者得天下,這是劉備得以立足荊州發展的民意基礎。
曹操南征荊州,震動最大的不是劉備,而是孫權。因為劉備跟曹操的對戰已經不止一次兩次了。孫權知道曹操取得荊州後必定要向東吳進攻,派遣魯肅勸說劉備聯吳抗曹,主要是為東吳的安危著想,同時也不甘心曹操取得荊州。因為荊州是東吳的門戶,荊州失,則江東門戶大開,這是孫權、魯肅最不願意看到的。
劉表剛剛病故,魯肅便立刻上報孫權,請求孫權聯劉抗曹。《三國誌魯肅傳》云「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由此可見,最早制定孫劉聯盟,不是劉備,而是孫權、魯肅。孫權、魯肅結好劉備,是想利用劉備在劉表及荊州軍民中的聲望,共同抗擊曹操。由於曹操南征荊州是按照荀彧之言悄悄出兵的,東吳一時未能發覺,魯肅到了江陵,才知劉琮已經降曹,於是趕到當陽長阪見劉備,勸說劉備放棄到江南投奔蒼梧太守吳巨的打算,改去夏口,組成孫劉聯盟。
《三國誌吳主傳》:「劉備欲南濟江,肅與相見,因傳權旨,為陳成敗。」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於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而雲欲投吳臣吳巨,臣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豈足託乎?」備大喜,進住鄂縣,即遣諸葛亮隨肅詣孫權,結同盟誓。(《三國誌先主傳》)
從曹操南取荊州到魯肅、諸葛亮相繼為孫劉聯合抗曹奔走遊說,這些都是孫權刻意希望劉備佔據荊州成為對抗曹操前哨戰的表現。
孫劉結成聯盟之後,即爆發了赤壁之戰。這一戰以曹操的失敗而告終,而劉備以因此得到荊州四郡。此四郡來自於劉備自身的戰鬥所得,與孫權的出借並無關係。《三國誌·武帝紀》:「(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三國誌先主傳》:「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包括以《吳書》為本記載的《三國誌周瑜傳》也只是寫:「權拜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治公安。」其中並未提到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由此可見,荊州絕大部分是由劉備自己奪得的。赤壁戰後,劉備支持劉琦為荊州牧,劉琦死後,劉備被眾將推為荊州牧,他佔有這些地方是很順理成章。《三國誌諸葛亮傳》也說道:「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那麼後世所謂劉備借的是那一塊呢?
《江表傳》曰:「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復從權借荊州數郡。」由此推斷,劉備借的可能只是南郡一個郡而已,而且南郡之中的南岸地是「給」劉備的,而非「借」。
《三國誌魯肅傳》寫到:「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漢晉春秋》肅曰:「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
這裡雖未指名荊州的那一塊,但是既然是孫權方剛剛得到的城池,應該是南郡無疑。現在很多人以為劉備借荊州是借荊州的一整塊,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劉備借的只是半個南郡。且這個「借」的全過程的史料記載幾乎都是來自《吳書》。借的目的也只是借劉備之力抵抗曹操而已。
《三國誌先主傳》記載: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涼州在哪裡?在今甘肅一帶,即中國的大西北了,當時稱為「西涼」。劉備為何講「得涼州,給荊州」,很可能是對孫權欲得整個荊州的不滿。果不其然,「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三國誌先主傳》)
單刀赴會的情節就出在此時,《三國誌魯肅傳》:肅住益陽,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操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有人講單刀赴會的情節說成是魯肅單身赴會,是同《吳書》所載的相混同了,時間是錯開的,此赴會非彼赴會。《吳書》:肅欲與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曰:「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趨就羽。
但是由於恰巧「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三國誌先主傳》),《三國誌吳主傳》也記載:「未戰,會曹公入漢中,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權令諸葛瑾報,更尋盟好,遂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備歸,而曹公已還。」
所以,孫劉重結盟好,達成約定。劉備以長沙、桂陽二郡抵換了南郡一郡。借荊州之說由此完結。至於後來孫權背盟偷襲關羽,完全是背信棄義的小人行為,跟「索要荊州」毫無關聯了。
借荊州只是借的荊州的一小塊,而非整個荊州。且最初只是一種政治聯姻,是把劉備作為利用的工具,與南郡一起成為孫權政治聯姻工具的還有孫權的妹妹。《三國誌先主傳》:「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但是這種政治聯姻也被孫權破壞。漢晉春秋云:「先主入益州,吳遣迎孫夫人。夫人欲將太子歸吳,諸葛亮使趙雲勒兵斷江留太子,乃得止。」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之說,其實只是後人引發的聯想而已。自劉備將:長沙、江夏、桂陽三郡給了孫權,彼此已無虧欠。而且自此之後包括《呂蒙傳》、《陸遜傳》中再無向關羽或他人提及歸還荊州一詞了。
如果孫權不是貪念太重,呂蒙不是貪求戰績,如果東吳還重視同盟關係,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孫權呂蒙是做不出背信棄義的小人行為的,然而可惜的是東吳還是趁機偷襲了荊州,致使孫劉聯盟破裂,即使後期諸葛亮修復也只是有名無實。有句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借荊州還荊州只是為背信棄義小人行為開脫的借口而已。無論關羽如何防備,只要孫劉同盟關係還在,只要孫吳賊心不死,荊州早晚還是要失去的。這是與小人相處早晚要被其所害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