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為何能稱霸荊州?荊州在他的帶領下日益昌盛!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表為何能稱霸荊州?荊州在他的帶領下日益昌盛!

劉表為何能稱霸荊州?荊州在他的帶領下日益昌盛!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劉表平定荊襄七郡後,已經在荊州這塊肥沃的地方坐穩了位子,但是就在這時(初平二年),著名的一向不合的袁氏兩兄弟發生了一次鬥爭,在袁氏兄弟的內戰的大背景中,劉表和孫堅因為分別站在了不同的隊伍當中,這兩大地方軍事武裝在江南一帶產生了激烈的碰撞。其實劉表與孫堅的戰爭的原因,一方面是兩個大的軍事集團的衝突,另一方面,也是孫劉兩大軍閥自身受到荊州地區利益的驅動,我們一直說的荊州七郡,這裡面就沒有南陽郡,南陽郡這個時候在袁術的手上,所以為了荊州地區的利益問題,兩軍的開戰也是必定的。

(補注一: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曾說的躬耕於南陽就是隸屬於南陽郡,這裡的《漢晉春秋》中說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明確指出當時隆中屬於鄧縣,歸南陽郡管轄。至於是現在的南陽還是襄陽,那就眾說紛紜議論不休了。

補注二:荊襄九郡的說法歷史上是不存在的,這是元雜劇和明朝小說所塑造出來的概念,歷史上所謂的是荊州八郡,有記載為李賢引《漢官儀》注曰「荊州管長沙、零陵、桂陽、南陽、江夏、武陵、南郡、章陵等是也」。)

孫堅這一支強大的軍隊,可謂是袁術的一把利刃,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可以說是無往不利,先是擊退黃祖的軍隊,圍困襄陽,再擊敗黃祖的奇襲部隊,又攔截黃祖回城,將至逼上峴山,可以說是一直處於優勢,也許是歷史的選擇,在擴大戰果的時候孫堅被黃祖軍的弓箭手射中,最終是「堅為流箭所中死,餘眾退走。」至此,襄陽一戰便以劉表的勝利告終。

雖然此戰劉表軍的傷亡更加嚴重,並且最終也沒有能完全的消滅孫氏全部,但是卻確定了劉表在荊州地區更加不容置疑的絕對影響力。這場戰爭勝利的背後,不僅僅是歷史的特殊命運,更與劉表的特殊手段有關,劉表的荊州治理手段,與後來的孫策孫權建立的江東孫氏集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核心戰略就是將自己(或者說荊州劉氏軍閥)的命運與當地地方豪強和士族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簡而言之,就是綁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地方士族,在有外敵的情況下也必定會積極抵抗外來進攻以維護自身的利益,所以說這場軍事成功的背後也是劉表政治的成功。同時,還徹底粉碎了袁術對於荊州地區的威脅,大大提高了荊州集團的穩定性。

在劉表獲得襄陽之戰的成功後不久,初平三年,董胖子就倒下了,其部下李傕郭汜進軍長安,希望聯合劉表作為外援,《三國誌》中道「李傕、郭汜入長安,欲連表為援,乃以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劉表也借此獲得了更加名正言順的對於荊州的控制權和主導地位。在對於荊州八郡的名譽控制權和實際權力控制權都在自己手中後,劉表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仍然在不停的做著下一步準備,次年,鄰居劉焉病亡,其子劉璋繼位,劉表找準了時機派遣劉闔去策反劉璋部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熟知的甘寧,不過可惜的是並未取得戰爭的勝利,策反將領兵敗而退走荊州,雖然沒有取得顯著地成效,但是卻可以看得出劉表對於時機的充分把握。

雖然很多人評價劉表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書生,而就在兩年之後,我們更從一件事中能夠充分看出劉表的野心極其優秀的政治策略。

建安元年,《三國誌》中提到,治中鄧羲諫表,表曰:「內不失貢職,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達義也。治中獨何怪乎?」

翻譯過來就是說我劉表對內尊奉漢室,在朝貢這件事情上從不失職,對外,聯合袁紹這個大盟主,沒有違背他,這才是達義之道。

我們的這位鄧羲同志估計是典型的儒家忠於漢室的先進思想積極分子,一氣之下就不幹了,但是這裡我個人認為劉表的政治策略十分優秀,首先是忠於漢室,劉表獲得了非常名正言順的荊州統治資格,和中央保持高度的緊密聯繫,《後漢書·趙岐傳》中說:「劉表即遣兵詣洛陽助修宮室,軍資委輸,前後不絕」,可以說劉表是積極協助東漢朝廷重建京師洛陽,充分保證洛陽的物資供應。在那個非常講究師出有名的時代,諸侯爭霸的前期完全不給其他諸侯任何攻打荊州的借口,可以說盡最大可能的保持了荊州的政治穩定性和軍事安全性(不難看出,但凡公開與漢室抗衡的,都會受到諸侯的圍攻和盟友的背叛,仲家帝袁術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外聯袁紹也充分保障了劉表的安全性,直至曹操擊敗袁紹之前,劉表的荊州都處於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

就在鄧羲同志罷官之後,荊州地區又發生了一場小規模戰鬥,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河北槍王張繡他爹——張濟。

張濟是誰呢?原是董胖子的西涼集團中的一員,董胖子死後,聯合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後升至驃騎將軍。這個時候的張濟軍因為軍中無糧,就打算去荊州搶劫,於是攻打南陽郡的穰城,結果搶劫不成還被流矢射死(吐槽:這就是不能合理估計敵我戰力的嚴重後果),張濟死後其子張繡接替了他的軍隊,進而與劉表和解,屯兵宛城,成為劉表北方的一道屏障。

這裡有記載劉表的一段言行,原文是:張濟引兵入荊州界,攻穰城,為流矢所中死。荊州官屬皆賀,表曰:「濟以窮來,主人無禮,至於交鋒,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賀也。」使人納其觿;觿聞之喜,遂服從。

劉表的大意就是,張濟因為沒有糧食而過來,我身為主人卻沒有盡到禮數,非常無理,兩軍的交戰並非我的本意,我只受弔唁而不受祝賀。這番話說的是非常的漂亮,當然效果也很好,眾人都對劉表敬佩不已,更是成功收納張繡。

雖然這裡有矯揉造作之嫌,我們也並不能說劉表到底是不是真的這麼想的(我估計大概率不是,一來,這種行為如果要說得通,那就是說劉表真的是一位謙謙君子,儒家書生,但是我們從之前劉表的行動來看,他很明顯是具有很強的野心的,該策反的時候策反,該打架的時候打架。二來,你真覺得自己無禮,你有本事別打啊,你完全可以「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懷擁抱土匪」嘛。整體上看,這就是劉表的一套非常漂亮的說辭,當然,也取得了當時看來比較不錯的成效,至於後來嘛,張繡其實剛碰上曹操的進軍時是投降的,後來人妻曹自己沒管好自己的色心,讓張繡頭頂一片青青草原,把人家惹不高興了才又反目抗曹的,所以這個張繡的抗曹功能也是發揮的比較有限。)

後來,劉表又與曹操在局部有過一定規模的戰鬥,不過雙方都沒有討到什麼便宜,再然後的長沙太守的反叛也被劉表鎮壓下來,整體上來說,劉表在把持荊州的時間裡,先後和孫堅,劉璋,張濟,曹操等人都進行過戰爭,結果也都驚人的相似——甭管實力怎麼樣,一律強行「五五開」,雙方都沒有什麼取得大的便宜,可以說劉表在軍事上是具有一定實力的,史書上也記載為:地方數千里,帶甲數十萬。可見軍容盛強,是具有很強的影響力的。在諸侯紛爭的年代,其作用力不可忽視。

同時,劉表還非常注重文化教育,後漢書中記載:初,荊州人情好擾,加四方駭震,寇賊相扇,處處麋沸。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其奸猾宿賊更為效用,萬里肅清,大小鹹悅而服之。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尉賑贍,皆得資全。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簡單地說,就是荊州原本是個不安定的地方,亂糟糟的,但是劉表到來之後,治理的井井有條,更是吸引了上千名的學者,劉表又重視教育,於是荊州的儒學之風徹底盛行了起來,可以說,在漢室衰微,國運動盪的時候,荊州成功接過了國家教育方面的擔子,成為了當時名副其實的第一學府,其劉表為首的荊州學派也立作諸多,有《荊州星占》,《五經章句後定》,《經學輯佚文獻彙編》等等,在亂世之中提供給了諸多學者一個討論學術的地點和時機的同時也對後世學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僅僅是文化,在亂世之中,荊州的經濟還保持著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不僅是學府聖地,更廣收流民,生產勞動力十分龐大,在當時可以說是幸福感排行榜第一的地方了。葉適在《習學記言*讀<蜀志>》中提到:劉表當亂世,雍容文義,自保一方,比於袁曹之殘民,不猶愈乎?個人認為評價的還是有道理的,在當時的亂世,劉表在既有野心的情況下,還能保持一方安定,愛民養士,可以說是剛柔並濟,無論從英雄的角度還是從人民的角度,都是值得被讚揚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