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空城計,就不得不先提下馬謖。話說當日馬謖受諸葛亮之命,鎮守蜀國要地街亭。諸葛亮本來十分信任馬謖,認為其是難得一見的良將,然而馬謖卻過分輕敵,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打敗馬謖的司馬懿並沒有淺嘗輒止,而是繼續揮師前進,沒有給蜀軍留一絲喘氣之力。此時屬下來報,諸葛孔明此時正在西城。司馬懿聽後仰天長笑不止,孔明啊孔明,你今日死期已至,哈哈哈哈,看我如何取你狗命。
司馬懿對副官說道,傳令下去,所有兵馬加快速度。
不消片刻,魏軍十萬人馬已經行至西城城下。但眼前的一幕卻讓司馬懿驚呆了。他本以為諸葛亮此時正在號集手下佈防工事,滿城應該一副禦敵的狀態。
眼前的事實是西城面前空無一人,無任何防禦措施。遠遠望去,諸葛亮正悠悠然坐於城牆之上。旁邊立有兩個書僮,一個手持拂塵,正在幫諸葛亮拂琴。
副官見狀,喜出望外:將軍,此時不攻,更待何時?我們殺掉諸葛亮一個措手不及。
司馬懿一臉陰沉,默默說道:不急。副官不解:將軍此話何意?現在城中無一守軍,末將衝上去,定能活捉他諸葛孔明。
司馬懿說道,他諸葛孔明何等聰慧狡詐之人,我十萬大軍壓境,他怎麼會如此束手就擒?將軍意思是其中有詐?必定有詐!
末將先率一隊人馬過去刺探個究竟,將軍稍後。萬萬不可,孔明能如此安坐城上,城下定有機關重重,城門之後必定伏有重兵。
副官聽後面露駭色。司馬懿又沉思良久,最後調轉馬頭,喊道:撤!
正所謂機關算進太聰明,城內確實守軍甚缺,諸葛亮故意虛張聲勢,卻不想司馬懿正好中計,實在讓人又歎又奇!歎的是司馬懿大好戰機沒有把握,奇的是空城計真乃千古神計。
真實的諸葛亮
西方有句名諺流傳至今:真相是時間的女兒。歷史總是在時間的長河中會模糊它原本的面貌,而後人,只能從史學家記錄中有跡可考的隻言片語探尋,口耳相傳間,難免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和人為的杜撰。
《三國演義》的故事中所塑造的諸葛亮的形象也難於免俗,羅貫中其人,懷揣著一顆對諸葛亮的崇敬之心,描繪出了他心目中的孔明先生,而每個人看東西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作者眼中本來已經「神魔化」的諸葛亮在千千萬萬讀者的心目中又有了千奇百怪的姿態,他才高八斗,滿腹經綸,不戰而屈人之兵,似乎沒有他攻克不了的難題。但慶幸的是,歷史總歸是要回歸它本來的面貌,世上沒有萬全之事,當然也就不存在完美之人,孔明先生的真實面貌,是一個智謀高於常人之上的謀士參謀,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之人。
文學形象中,諸葛亮未出南陽便聲名鵲起,於是劉備慕名而來,三顧山間茅屋方請得諸葛先生出生匡扶大業,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三國誌》中,諸葛亮未出山之時,除卻其出生琅琊諸葛氏這一先天的優勢以外,他只是一介布衣,投入劉備旗下也是諸葛亮主動請纓的,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君子當竭力輔佐賢主以盡其志,想來這才符合歷史的走向和人間之常情。
火燒赤壁,空城絕計,木牛流馬……諸葛亮是當得起「奇才」二字的,只不過奇才也是常人,也會犯常人犯的錯誤,有些人力無法抵抗的事他也無可奈何,因而才會識人不淑失了街亭,才會回天乏力病逝五丈原。
對諸葛亮的評價
諸葛亮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全才,對當時的政治、軍事、科學發展均有突出貢獻,不僅如此,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正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如此出色的一個人,不出師卻也能了然天下事。如此大才之人,得之便可得天下。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師後,更是將其本身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
有人說他選錯了主,終其一生殫精竭慮也只是偏於一隅,這樣的一世才子定然有更大的抱負,卻也沒有完成。
也有人說他選對了主,也只有劉備可以給他這樣的發展空間。才子麼,在性格上肯定有一些怪癖,也只有劉備這樣的主才能配合得了諸葛亮的缺。有一定文治武功的孫權和曹操根本就不可能容得下諸葛亮。
魯迅先生說孔明之智近乎妖,確也不是誇談。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孔明一生太亮,所照之處寸草不生。表現最突出的就是他死後,蜀國人才凋零。你一個丞相什麼事情都做了,還做的那麼完美,下面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發展呀。本來有點才華的,另謀高就了。沒有才華練一練也能用的,都沒有練手的機會。當然蜀國後來人才凋零,這中間肯定是當時歷史環境的影響。
五十四歲死於五丈原,想來也是活活累死的。死了都不敢發喪,可見諸葛亮對司馬懿等人的威懾力,所謂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現如今,南陽諸葛廬以及安徽的諸葛八卦村每日人來人往,均是後人對其傳奇一生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