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吉是真神仙還是假道士?為什麼說於吉就算到曹操劉備處也是必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於吉是真神仙還是假道士?為什麼說於吉就算到曹操劉備處也是必死?

    於吉就這麼被殺掉,當然有信奉的人就說,於吉沒有死,而是脫下皮囊成仙了。裴松之還引用了幾家相關史料,大都是說於吉如何有神通,卻依舊被孫策斬殺。孫策為什麼要殺於吉,情況非常複雜,我們這裡不說是不是於吉挑戰了孫策個人的權威,而先說說於吉這人。於吉出場便被捧為神仙,地位崇高。我們要知道,佛教大約是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的,佛教的出現,才有了道教的產生。道教就是為了對抗佛教而橫空出世的,佛教講輪迴,道教講修道成仙,這些和世俗政權有時是相牴觸的,在中國,皇權永遠高於宗教權,當宗教權挑戰皇權時,其結果可想而知。於是乎,明白於吉為什麼要被孫策所殺。

如果孫策不殺於吉,任憑他在自己的地盤發揮發揚,最後的結果就是成就了於吉的美名善行,突出了孫策的暴虐,那麼長此以往,直接會威脅到江東政權的穩固,甚至有可能一夜崩潰。這不是筆者在危言聳聽,諸位看看,在孫策掣寶劍令左右速斬於吉,眾官還在力諫,當時孫策是怎樣的表現,策怒曰:「爾等皆欲從於吉造反耶!」眾官乃不敢復言。這是什麼?這有逼宮的味道,看不見的硝煙,人們眼裡只有於吉,少了孫策。孫策的命令遭到了消極抵抗,強烈的挑戰。長此以往,孫策還怎麼帶兵打仗,與他的那些對手們一決高下。所以,孫策是明智的,看得深遠的,有獨到眼界的,不愧為「小霸王」的稱呼。

其實,於吉即使去到曹操、劉備那裡,其結果都是一樣的。為什麼?

因為,若在和平時期,也可能遇上大度的君主,封個國師,幫助料理朝庭事務也不是沒有可能,讀《西遊記》便知。但在攻城掠地,軍閥混戰,搶佔地盤,都想做老大稱王的混戰之時,無疑是行不通的,亂世需重典。需要的是絕對權威,被崇拜的只能獨尊,只能是王權,至高無上的威嚴哪兒會允許其它的來搶來奪,或者削弱,這也是於吉被殺提供了大前提。所以,不要認為曹操、劉備就只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不殺人,看看孔融、呂布的下場。

當然,於吉也是清醒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但為了宣揚自己的法術,弘法,也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總的來說,於吉死得冤,也不冤。冤,這樣一個為百姓做事,普施符水,救人萬病之人,在戰亂中被殺,確實有幾分冤屈;說他不冤,也一點沒錯。因為於吉出現在一個不該出現的地點和時間節點上,我們想想,他要是出現在鄉村,在和平時期,會被殺嗎?答案是肯定的——不會,具體理由就不展開來說了。可他偏偏要出現在孫策的眼面前,出現在吳會,出現在孫策統兵打仗,建立根據地,擴充地盤的時間裡,錯矣。所以,做再正確的事,不管出發點多好,如果時間地點沒有把握好。結果可能背道而馳,適得其反。

於吉就是例子。

於吉雖然在《三國演義》裡出場急促,時間也短,但這股力量不可小覷。歸納起來,於吉的死,死於這三點:

一、 動搖了孫策的群眾基礎,那可是政權的根基。(群眾膜拜)

二、 削弱了戰鬥力和凝聚力。(文武將官公然反對孫策)

三、 搞亂了法紀,敗壞了秩序。(獄吏為了於吉私自寬刑,違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