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與黃權都是降將,他們的後世評價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於禁與黃權都是降將,他們的後世評價如何?

同樣是降將,為何於禁的評價比較差,黃權卻沒有?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漢末三國時期,降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群體,也即在魏蜀吳三國的武將中,都有不少降將。比如在蜀漢武將中,王平、姜維、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將。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將中,張遼曾是呂布的手下,張郃曾是袁紹的手下,兩人最終歸降了曹操,並位列曹魏五子良將。至於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傅士仁、麋芳等人則投降孫權,以降將身份來到了東吳。當然,同樣是降將,大家最後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也即有的的降將遭到了人們的評價,而有些降將卻沒有比較差的評價。

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於禁和黃權,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於禁這位著名將領來說,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公元219年,於禁參加了襄樊之戰。結果,在這場戰役中,於禁歸降了關羽,也因此留下了比較差的風評。與此相對應的是,黃權本是益州牧劉璋的麾下,在漢末三國時期,黃權先是歸降劉備,後來又投靠了曹魏。但是,黃權最終的評價,卻沒有這麼差。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降將,為何於禁的評價比較差,黃權卻沒有這麼差的評價?

首先,就於禁這位降將,在襄樊之戰中歸降了關羽。在此背景下,東吳文臣虞翻曾表示:(於)禁敗數萬眾,身為降虜,又不能死。還之雖無所損,猶為放盜,不如斬以令三軍,示為人臣有二心者。《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則表示: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於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也即在陳壽看來,於禁雖然之前的表現不錯,甚至可以說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但是其最終還是晚節不保。而就於禁的主公曹操來說,得知於禁兵敗後,哀歎良久,說:「於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因此,在筆者看來,於禁這位降將的評價是比較差的。而就黃權來說,則沒有這麼差的評價。在黃權歸降曹魏後,劉備表示:「辜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司馬懿表示:「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歎述足下(諸葛亮),不去口實。」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則表示:「黃權弘雅思量,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對此,在筆者看來,同樣是三國時期的降將,甚至黃權還有兩次歸降的經歷,不過,黃權的風評卻要在於禁之上。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黃權雖然兩次歸降,但是,他的行為實際上沒有什麼可以批評的地方。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別駕張松建議劉璋迎接左將軍劉備入蜀,協助討伐割據漢中的張魯。但是,黃權則意識到劉備這個人的野心,所以勸諫益州牧劉璋不要邀請劉備入蜀。但是,劉璋不聽黃權的逆耳忠言。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反目,舉兵進攻益州,派諸將分別攻下益州郡縣。各郡縣大都望風歸順,只有黃權閉城堅守。等到劉璋投降後,才向劉備歸順,劉備封黃權為偏將軍。由此,對於黃權來說,事前為劉璋提出了正確意見,事後則是等到劉璋放棄抵抗之後,這才歸降了劉備。

在此基礎上,黃權的行為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地方,這也讓黃權獲得了劉備的欣賞,從而得到了重用。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準備征討吳王孫權,黃權勸諫劉備應當坐鎮後方,不應該冒險衝鋒陷陣。章武二年(222年),吳國大都督陸遜順長江流勢衝破蜀軍的包圍,蜀漢江南前線部隊大敗,劉備撤退。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對此,在筆者看來,黃權歸降魏國,同樣是迫於無奈的選擇了。

對於黃權來說,因為退路被東吳大軍切斷,所以無法回到益州了。在此基礎上,黃權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歸降東吳,要麼歸降曹魏。考慮到東吳和蜀漢的激烈對抗狀態,黃權自然不能歸降東吳。所以,他當時率軍投靠了魏國。雖然魏國也是蜀漢的敵人,不過,在夷陵之戰時,東吳才是蜀漢的頭號大敵。另一方面,就於禁這位著名將領,其歸降關羽的行為則直接增加了對方的實力。也即當時關羽正在攻打襄樊,鎮守襄樊的曹仁,已經是難以抵擋了。所以,於禁率領3萬大軍歸降關羽,不僅讓曹魏一方損失慘重,也直接增強了正在攻城的關羽,促使其擁有更多的兵力來對付曹魏。

而就黃權來說,則並沒有將兵力帶給了當時正跟蜀漢作戰的東吳。並且,在襄樊之戰中,於禁作為跟隨曹操多年的老將,選擇歸降了關羽,而就跟隨曹操不久的龐德,則拒絕投降,選擇了寧死不屈。在此背景下,龐德的寧死不降,無疑和於禁的行為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對比,從而讓曹操都忍不住歎息。換而言之,對於曹魏來說,如果不對於禁進行批評,顯然對不起忠義的龐德,也起不到鼓勵文臣武將忠於曹魏的效果。

最後,另一方面,就黃權來說,其歸降曹魏的行為,獲得了劉備的原諒。而就於禁來說,則遭到了曹丕的羞辱。公元221年,於禁終於回到了魏國。彼時,曹操已經去世了,曹丕篡漢自立,正式建立了曹魏王朝。就於禁歸降關羽的行為,曹丕表面上不放在心上,實際上則在羞辱於禁,這讓於禁最終羞愧去世。而黃權歸降魏國後,蜀漢官吏準備抓捕黃權留在益州的家人。結果,劉備阻止了這一行為,並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黃初四年(223年),劉備病逝,魏國群臣都相互慶賀,唯獨黃權無一絲笑意。

雖然黃權不能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但是,對於有恩於自己的劉備,黃權儘管改換門庭,卻依然保持了足夠的尊重。後來,黃權在曹魏領益州刺史,遷進河南,也即在官職上可謂平步青雲。景初三年(239年),黃權被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在地位上已經來到曹魏武將的巔峰了。正始元年(240年),黃權在曹魏去世,謚號「景」,其中黃邕襲封爵位。值得注意的是,黃權留在蜀中的兒子黃崇,官至尚書郎,蜀漢滅亡時隨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戰死於綿竹,也即為了曹魏付出了性命。對此,在筆者看來,黃權之子在蜀漢滅亡之際的表現,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黃權在歷史上的評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