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宮之爭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東吳為何會爆發這場政治鬥爭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二宮之爭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東吳為何會爆發這場政治鬥爭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東吳二宮之爭,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導語:二宮之爭是孫權晚期一場重大政治事件,目前史學界普遍認為這場政變導致東吳精英大批隕落,以至於政權陷入危亡的地步。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東吳會爆發如此大規模、血腥的政治鬥爭?這場政變到底是孫權老年昏聵還是蓄意為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二宮之爭的真正目的和影響。

孫權晚年治國理念發生變化,政治方針趨於加強皇權

孫權剛剛上位的時候年僅18歲,恰逢江東局勢動盪,他為了安穩東吳政權開始激勵拉攏江東士族(註釋1)、淮泗集團(2)。目前史學界認為淮泗集團作為外來戶,必定會侵犯到江東士族的利益,以至於雙方矛盾尖銳。但是江郎卻看不到淮泗集團與江東士族鬥爭的記載,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張昭是淮泗集團中的領軍人物,按照史學界的說法,張昭代表淮泗集團的利益,那必定會侵犯到江東士族的利益。但是孫權選丞相的時候,「百僚復舉昭」、「眾議歸昭」,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當時大部分官員都認可張昭,包括江東士族的官員。

那麼問題來了,矛盾去哪裡了?這種情況江東士族不是應該積極反對嗎?為啥不反對?很明顯,在當時淮泗集團並沒有和江東士族撕破臉,雙方的矛盾並沒有那麼大。而且雙方都認可張昭,這就說明在當時利益蛋糕分配還是很完美的。真正讓雙方矛盾加劇的並不是雙方本身(淮泗集團、江東十足),而是第三方(皇權)。因為在當時朝臣們太和諧了,和諧到讓孫權生氣的地步了,他對張昭說:「吳國士人入宮就拜孤(我),出宮就拜君(你),孤之敬君,亦為至矣」。在當時吳國士人眼裡張昭都快和孫權平級了,繼續下去孫權這皇帝怎麼當?孫氏政權乾脆改姓張氏政權吧。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無視官意,棄張昭而不用,開始啟用江東大族出身的顧雍。但是顧雍和張昭是穿一條褲子的(倆人都比較崇尚用儒家的手段治國),他的政見和張昭的幾乎一模一樣。我們舉個例子,張昭聽說刑罰比較重,所以和孫權說應該減輕刑罰。孫權聽後問顧雍怎麼看,顧雍說:「臣之所聞,亦如昭所陳。」淮泗集團和江東士族都覺得應該減輕刑罰,孫權也不得不減輕刑罰。之後顧雍去世,陸遜為丞相,同樣貫穿張昭的方針,繼續減輕刑罰。同時陸遜還讓自己兒子娶張昭孫女為妻,江東士族開始與淮泗集團互相聯姻。聯姻是士族加強聯繫的紐帶,陸家是江東大族的領軍家族,張昭是淮泗集團的領軍人物,這兩者聯姻意義重大。

這個時候孫權就蒙了,臣子們越來越團結,皇權越來越弱,如此下去會發生什麼?歷史反覆證明了,皇權衰弱必定會導致政權改名換姓。在這種情況下孫權從未放棄加強皇權的行動,數次北伐都是為了加強孫氏的威望。但可惜孫權軍事能力實在是不忍直視,多次失敗以至於留下一個「孫十萬」的蔑稱。孫權無法通過對外戰爭來強化皇權,只能寄望與「法治」。也就是通過以法治國強化皇權,打壓儒家興起的苗頭、挑起臣子們的矛盾。我們不妨看一下孫權後期兩場政治案件:

暨艷案:暨艷是一個尚書,但是卻能「彈射百僚」,誰給他的權力?引薦人張溫嗎?很顯然,張溫不具備這個權力,能授予「彈射百僚」這一權利的只有孫權。當時暨艷考核百官,發現合格的官員不過十分之一,將大批官員降職,以至於激起江東士族的不滿。而且暨艷還曾迫害過孫邵(淮泗集團的人),挑起江東士族與淮泗集團的矛盾。最後結局就是暨艷被逼自殺,引薦人張溫也被免職了。張溫可是吳郡的人啊,但是也被免了,可見孫權在此案上還是著手打壓江東士族的。

呂壹案:呂壹是孫權的寵臣,在孫權的授意下呂壹大肆誣陷朝廷重臣,顧雍、朱據都受到過他的破壞,顧雍被迫害的免職、朱據被迫害的自我監禁,要不是潘濬揚言刺殺呂壹,顧雍基本上就涼了。雖然事後呂壹被孫權殺掉,但是孫權利用呂壹打壓江東士族這件事是鐵定的事實,洗脫不了。

從來沒有單純的政治鬥爭,如果只看「二宮之爭」你會覺得這是孫權老年昏聵了。但事實上孫權晚年就開始逐步打壓江東士族、淮泗集團,並且試圖通過法治來加強皇權。只有結合孫權晚年的治國理念我們才能看懂「二宮之爭」裡面的一些昏招,從而進一步瞭解「二宮之爭」。

二宮之爭:孫權蓄意發動政治鬥爭,虛弱臣子加強皇權

很多人認為孫登早死導致孫權立儲不堅定,以至於引發了「二宮之爭」,但事實上孫登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二宮之爭」的苗頭了。孫權非常注重於長子的培養,因此大力培養孫登,立孫登為太子、挑選優質師傅、培養東宮班子、讓陸遜輔佐孫登,這些都是最好的說明。但是孫登和孫權的治國理念不同,孫登受儒家思想影響,而孫權偏向於法治,這兩種治國理念嚴重衝突。因此在孫權晚年的時候開始注重對孫和的培養,《三國誌·吳書》:「弟和有寵於權,登親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讓之心。」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孫和受孫權寵愛,孫登想要讓位於孫和。

孫登母親(徐氏)地位並不高,當時朝臣(儒官)都比較支持徐氏當皇后,但是孫權始終不立徐氏為皇后,而且還想著立步氏為後。徐氏與步氏爭奪皇后之位持續的時間非常長,但是沒有引起血腥政治鬥爭。之後孫登早死,這個鬥爭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孫權製造了新一輪的政治鬥爭,也就是「二宮之爭」。

孫權先是立孫和為太子,但是轉眼就立孫霸為魯王,且各種賞賜、出行、禮儀規格與太子無異。當時大臣建議孫權約束一下孫霸,但是孫權置之不顧,以至於魯王更加覬覦太子之位了。孫權很明顯是放任魯王覬覦太子之位,之後孫權還能發動修正行動,很顯然孫權並沒有喪失理智。這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走,後人都說全公主是此次政治鬥爭的主謀,但全公主不過是提前洞悉了孫權的謀劃罷了。《三國誌·孫亮傳》:全公主嘗譖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權意,欲豫自結,數稱述全尚女,勸為亮納。意思就是全公主猜測到孫權的意思了,她認為孫權不會在孫和、孫霸中挑選繼承人,所以提前謀劃把自己的侄孫女嫁給孫亮。

但是當時不是所有人都帶著上帝視角的,朝臣認為未來的繼承人就在孫和、孫霸之間,所以紛紛選擇一個贏面大的皇子支持。《三國誌·孫和傳》: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這批人就是太子黨)。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這批人就是魯王黨),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

在這裡要說明一點,兩黨之爭並不能以地域區分,很多人認為江東士族支持孫和、淮泗集團支持孫霸,這一點其實不對。支持孫和的也有淮泗集團的讓,支持孫霸的也有江東士族的人,而且諸葛恪支持孫和,諸葛恪的兒子卻支持孫霸,這怎麼說?父子支持的皇子不一樣,但人家是同一個地區的吧。地域論在這裡無法說通,能說通的就是政治理念不同導致兩黨分歧。我們看看兩黨之爭的具體例子,然後就能明白針對的是誰了。

魯王黨全家揭發在芍陂之役中顧承虛構戰功,孫權顧及到顧雍的面子,只是流放了顧譚、顧承。這是政治鬥爭的開始,之後太子黨就開始慫恿陸遜為太子站台。陸遜原本是中立,但是全家與他有仇,全家選擇了孫霸,那陸遜只能被迫選擇孫和。陸遜屢次上書擁護太子,但是卻遭到孫權的嚴厲批判。顧家被打壓、自己被批判,這兩件事導致陸遜憤怒交加卒死。太子黨的台柱子就這樣死了,三國中能媲美諸葛亮的重要丞相就這樣死了。太子黨遭到嚴厲打擊,江東士族的領軍家族陸家、顧家都遭到了嚴格打擊。之後孫權突然醒悟,開始針對魯王黨。但是魯王黨中的領軍人物全家毫髮無損,只是打擊了楊竺、陸胤、吾粲這種小角色。隨後孫權,謂侍中孫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亂?"於是有改嗣之規矣。」

從這一系列事情上我們不難發現孫權刻意針對太子黨,而太子黨的主要特徵就是治國理念偏向儒家、位高權重。在經過一系列打壓後,孫權突然醒悟,認為此舉有傷國本,為避免袁氏諸子內鬥的現象發生,孫權決定廢了太子孫和、魯王孫霸,立孫亮為太子。孫權不是昏聵嗎?為什麼現在不昏聵了?而且晚年的時候還擔心孫亮無法駕馭群臣,這不是很聰明嗎?為什麼在「二宮之爭」的時候就犯糊塗?很明顯,人有的時候是會裝糊塗的。隨後孫權立諸葛恪、孫弘、滕胤、呂據、孫峻五人為顧命大臣,五個人有兩個是孫氏宗親,其他三個就是淮泗勢力的人。

江東士族遭到嚴重打壓,淮泗集團可以有效避免江東士族的反撲,但是淮泗集團終究是個外來戶,他們的權力只能依賴皇帝授予。同時為了避免淮泗集團造反,孫權還立了兩個宗親為輔政大臣,這個安排一點都不像老年昏聵的樣子。孫權只不過是選擇性的老年昏聵罷了,「二宮之爭」也是他一手策劃的政治鬥爭,其目的就是削弱江東士族,強化皇權。

二宮之爭的影響

這件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年幼的孫亮無法駕馭權臣,以至於諸葛恪、孫峻兩人為了權力發起內鬥。內鬥導致東吳政權嚴重衰敗,且孫峻的治國能力實在是不忍直視。但是孫休上位還是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東吳的疲敝之態,只不過孫休死的早,無法徹底改變東吳的狀態。之後孫皓初期治國還是很不錯的,但後續孫皓殘暴無能,徹底斷送了東吳政權。但是我們不能能把所有罪全部推到「二宮之爭」上,因為這些事都是難以預料的。諸葛恪和孫峻內鬥這是始料不及的,而且如果沒有「二宮之爭」,那麼江東士族也一樣會爭權,我們不能拿後邊發生的悲劇去判斷事件本身的對錯。

註釋

1:淮泗集團:這個籠統的概念是指跟隨孫策進入江東的江北勢力,代表人物為:張昭、周瑜、諸葛瑾、魯肅等人、另外還有呂蒙、呂范這種被孫權提拔起來的心腹將領也被劃入到淮泗集團。

2:江東士族:這個概念就是江東本土士族、大族,其代表性人物為:顧雍、陸遜、朱桓、張溫等人,代表家族就是「吳郡四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