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若能夠一統天下,他對待功臣的做法會更加傾向於誰?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若能夠一統天下,他對待功臣的做法會更加傾向於誰?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自覺時日無多,遂召集朝廷重臣及呂後殺白馬盟誓,定下了「非皇族不封王」的制度。劉邦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家天下」時代的皇權,然而這一制度誕生的背後,卻是劉邦對開國功臣的大肆殺戮。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人先後被除,蕭何有意貪污受賄證明自己沒有野心,張良在天下初定之後草草歸隱。可以同苦不能同樂的君王比比皆是,劉邦僅僅只是其中之一。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相較於劉邦,他的後世子孫劉秀中興漢室之後,就顯得大度得多。不僅沒有迫害功臣,反而留下了一段段佳話,是兩千年帝制時代中少有的開國仁主。劉邦和劉秀二人成功後對待開國功臣的巨大差異,也讓後人不禁思考,如果三國時期的劉備再次中興漢室,一統天下後會如何對待諸葛亮、關張趙馬黃等一大批開國功臣呢?換言之,劉備是會效仿劉邦大開殺戒還是學習劉秀厚待他們呢?

如何處理開國功臣,是歷代王朝的開國皇帝都必須考慮的問題。縱觀各個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無外乎兩種出身:前朝貴族和底層百姓。前朝貴族出身的開國皇帝例如隋文帝楊堅,父親是北周大將,自己也曾官至北周丞相。之後的唐高祖李淵,自己就是隋朝的唐國公;宋太祖趙匡胤,父親是當時的高級將領。底層百姓出身的開國皇帝,最具代表性的除了劉邦還有朱元璋,而他們兩人又正好都屠殺掉開國功臣。所以這不禁讓人思考,開國皇帝如何處理開國功臣們,與其出身有著很大的聯繫。

從社會底層一躍成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之後,巨大的地位攀升和出身對比之後所造成的自卑感,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人的心理。因此在分享權力之後,平民出身的皇帝對功臣就會出現不信任。這些從個人角度來看的問題,反映到國家制度層面,就是權力的制衡。所以要想知道劉備一統天下後,是會學習劉邦還是學習劉秀,不妨從他的出身來看。

提起劉備,許多人對他的出身第一印象就是「織席販履」四個字。的確,劉備出身於當時的社會底層,但他的血統又不同於其他姓氏的底層人民。劉備創業初期最大的「資本」,就是他整日掛在嘴邊的「漢室後裔」的身份,好在之後他的這一身份被漢獻帝劉協承認了。當然他「劉皇叔」的身份也被後世質疑,他的的確確是漢室後裔,只不過輩分不對而已。

所以相比之下,「漢室後裔」的劉備出身比劉邦的「泗水亭長」要高,更加趨近於同為漢室後裔的劉秀。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先輩們遵行「推恩令」依次降爵,至其父劉欽時只是區區濟陽縣縣令了。劉秀9歲那年,父親劉欽在南頓縣縣令任上去世,他因此被遠在南陽的叔父收養,淪為了普通的農民。年輕時的劉秀志向並不高,只想當個官再娶「鄰家小妹」為妻(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而年輕時的劉備卻在和小夥伴過家家時,說出了「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的豪邁之語。

縱觀劉備的創業史,他一直標榜「仁義」,即便很多人多說他「大偽似真」,但這相比起創業期的劉邦已經好了太多。如果劉備成功一統天下,那他就是第二個劉秀而不是另一個劉邦,諸葛亮和關羽張飛等人,也都是他中興漢室的忠臣良將。所以綜合來說,劉備如果能夠一統天下,對待功臣的做法應該會更加傾向於劉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