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落魄時,水鏡為什麼不提司馬懿?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東漢末年分三國,那是一個以戰績論英雄的時代,東漢末年是一個處於戰亂紛飛,烽火連天不休的時代,皇權無力,地方過度放權,形成群雄割據局面,地主豪強壓住農民,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等等方面充分描述了當時時代的境況。
而在當時由魏、蜀、吳三國為代表也相應形成了三國鼎立局面,而其中以曹操、劉備及孫權為統領的三位戰亂所產生的梟雄也相應誕生,三位梟雄在計謀的比拚最終也因曹操的勝利而告一段落,最後曹操也統一了三國,滅掉了地方割據勢力。而對與劉備的戰敗,小編覺得覺得有些可惜,畢竟劉備也實為一位有勇有謀,才智雙全之人,而其實在劉備與其餘兩人鬥智鬥勇期間也出現了一個關於招納賢才的小插曲。
對於劉備的印象,大家腦海中可能對他有一種喜歡廣納賢才的特質,而實際上也確實如此,特別是劉備身處於當下這個時代的境遇,且還要無時無刻面臨曹操與孫權兩位勁敵的威脅,所以必須做好十足的打算,不僅在物資士兵上保持充足的狀態,身邊的文武將士等人才也該多多益善才好,畢竟能者多勞嘛。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次機緣巧合中,他通過一個中間人的渠道又順利獲得了一枚大將,而這個中間人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司馬徽,又稱水鏡先生,其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謀士參謀。
一天他偶遇了落魄的劉備的一幫人,在問清緣由後,他為劉備出謀劃策,並推薦了兩位人才給予他,分別是諸葛亮和龐統,而後,在他聽聞還有二位人才等著他挖掘時,於是在他身邊已擁有了關羽、張飛兩位大將後,也從而有了「三顧茅廬」。
而諸葛亮這自尊難以撼動的大佛也心甘情願地為他所用了,當然,龐統這一大將最後也收入了他的帳下(最後龐統最後在落霞坡被張任用剪射擊而斃命),從而一來,劉備又收穫了兩位謀士參謀。可以說現在劉備的門下實屬於人才濟濟了。
有一句話叫做「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所謂的臥龍與鳳雛便是諸葛亮與龐統。可見劉備確實是已經是人才濟濟了。不過看過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在三國後期還出現了一個非常厲害的謀士參謀,在三國後期蜀漢氣數已盡,全靠著諸葛亮一人運籌帷幄,但是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遇到了這個勁敵——司馬懿,所以說司馬懿也絕不是徒有虛名。
看到這裡的讀者們不知道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水鏡先生在給劉備引薦人才的時候,為什麼不推薦其侄子司馬懿呢?大家都知道司馬懿也是一位頗有實力之人,能力上也完全不抵諸葛亮和龐統。原來司馬徽這樣做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認為劉備在能力上比不上曹操,且最後曹操一定會取得大勢之盛,所以他就想把侄子司馬懿舉薦給曹操,從而更促他完成統一大國之業,而且他自己最後也加入了曹操這一方。但是沒想到的是,老天並未讓他得逞,相反在其加入曹操陣營不久後,還沒來得及為曹操出謀劃策就因病去世了。
而最後的結局也來的出乎意料,被舉薦給曹操的司馬懿卻背叛了曹氏家族,最後謀權篡位,奪得了他的江山,顯而易見地,他成為了最後的人生贏家,不知道司馬徽在黃泉之下知道此消息是該喜還是該憂,畢竟當時是他舉薦的人給曹操,最後卻被其在背後捅了一刀,但小編認為,他在很大方面應該是喜的,畢竟司馬懿這一作為和其取得的成就很大一程度上促成了司馬家光榮,這也算的上是光宗耀祖了不是嗎?
當然了,也有人說是因為司馬徽與司馬懿根本就沒有什麼親屬關係,自然也就不會推薦司馬懿了,當初水鏡說了這樣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卻,不得其時。想必這便是他們各自的命數吧,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