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丟了荊州,掉了腦袋。劉備發兵攻打孫權,一則想奪回荊州,二則想為二弟報仇。劉備這一仗輸得非常慘,只能在白帝城等死。劉備彌留之際,給他的繼位人劉阿斗安排了兩個托孤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是諸葛亮的老鄉。李嚴在劉璋手下效力,劉備揍劉璋的時候,李嚴臨陣倒戈,幫助劉備奪取西川。劉備得到西川後,李嚴和諸葛亮一起制定了《蜀科》,建立了蜀漢法律體系。
劉備在漢中和曹操幹架的時候,蜀地馬秦、高勝造反,率兵數萬攻打資中。劉備前線吃緊無法回援。李嚴率領僅有的幾千部下,硬抗馬秦、高勝幾萬人馬,斬馬秦、高勝首級,收編降卒數萬。此後高定又造反,也是被李嚴平定。
從李嚴的履歷可以看出他文武雙全,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劉備能讓他承受托孤之重,一是看中他的才能,二是為了搞平衡。讓益州派有個代表人物,二是想讓他牽制諸葛亮,防止諸葛亮一家獨大。
劉備死後,諸葛亮獨攬大權。李嚴作為托孤大臣,諸葛亮不肯分權給他,李嚴甚至沒有開置府衙的權力。堂堂托孤大臣,連開府的權力都沒有,擱誰身上,誰都不服氣。這件事情,說好聽點就是諸葛亮事必躬親、鞠躬盡瘁。說難聽點就是諸葛權迷心竅,搞派系鬥爭打壓益州派。
諸葛亮打壓李嚴,蜀漢朝堂內部想要和諧共處就很難了。李嚴在處處受到諸葛亮的打壓之後,自然對諸葛多有怨言。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李嚴一直在後方替諸葛亮搞後勤工作,結果搞出大事來了。
事情發生在建興十二年,當時連連陰雨,李嚴的軍糧運送不到前線,就派人把諸葛亮叫回來。諸葛亮回師後,李嚴推脫責任說軍糧充足,諸葛亮北伐不利不關他的事情。李嚴和諸葛亮在蜀漢後主劉阿斗那裡打起了官司,李嚴輸了官司後被廢為庶民。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和李嚴先後去世,蜀漢同一年失去了兩位托孤大臣。平心而論,蜀漢本來人才稀少,諸葛亮還熱衷於派系鬥爭,打壓同為托孤大臣的李嚴。諸葛亮總是想憑一己之力挽狂瀾,什麼事情都想自己辦了,李嚴跟這樣的人一起共事,也是夠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