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張魯佔據漢中,為什麼很快就被曹操滅亡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張魯佔據漢中,為什麼很快就被曹操滅亡了

三國天下紛爭,列雄爭霸。梟雄想要奪取地盤,建立功業,百姓只想好好活下去。但天下之大,卻很少能有一片淨土可以居住。張魯的漢中,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去住。

憑著先祖以「五斗米教」創立的基業,張魯得以擁有在漢中扎根的本錢。跟中原頻繁爆發戰爭不同,漢中一直保持較為安穩的狀態。這裡又是整個西南地區的戰略要地,北依秦嶺,南屏巴山,聯通關中、成都的樞紐。

從東漢時期的漢靈帝開始,很多百姓、甚至官紳士大夫,都遷往西南,想要躲避中原內亂,圖謀將來大亂後,可以建立一番基業。

漢中的位置和安穩的狀態,自然是首選。僅是從關西沿子午谷逃往漢中的百姓,就達到數萬人。

在鼎盛時期漢中的戶口數量超過十萬。在過去,人口數量,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實力的強弱。因為人口數量越多,意味可以得到的賦稅越多,兵源越多。

張魯在漢中經營了近三十年,又深得漢中民心。根基不可謂不深厚。但是,在漢中經營多年的張魯,僅是與曹操交戰一次,就選擇投降。經營多年的勢力,也隨著滅亡。

張魯的滅亡,自然有很多因素影響。曹操大軍西征,不過是促成其滅亡的外在因素。但是,從更深的角度考慮,從漢中的位置,到張魯的決策,都促使這一結果,來得更快。

漢中地區雖然是作為西南的戰略要地,但它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就是會受到周圍勢力的侵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只要有人想要佔領西南,就必須奪得漢中。

當然,想要奪得漢中,必須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可以戰勝張魯。張魯這麼多年,可以在天下紛爭的時候,守住漢中,並活得很自然。主要是因為對手太差勁。劉璋佔著益州這塊寶地,愣是打不贏張魯。雙方一直僵持部下。

而在關中地區,前期的時候,一直有馬騰、韓遂等人的西涼軍隊擋著。中原打得再熱鬧,也跟張魯關係不大。前期的時候,曹操、袁紹、孫權、劉備等人,又都在中原、江南等地交戰,也沒辦法顧及漢中。

當曹操帶著大軍西征,張魯根本就沒有信心交戰。曹操在赤壁之戰雖然輸得很慘,但是,他在統兵方面的才華,確實不能因為一場敗仗,而被輕易抹去。

而且,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又通過多場戰爭的勝利,重新樹立自己的威望。西涼軍馬超慘敗,涼州被曹操平定。

孫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赤壁之戰後,曹操征討孫權再次吃虧。但是,到了建安十八年時,曹操實際上又扳回一局。張遼以800士兵,擊破孫權十萬軍隊。兩次戰爭的勝利,足夠讓曹操威名遠揚。

曹操在攻打張魯前,也做了充分準備。在軍隊內部,曹操推行屯田的辦法,已經有很好的效果。屯田就是讓士兵自己種田,補充軍糧。在三國土地大片荒蕪的時代,屯田可以很好解決軍糧問題。曹操解決了這個問題,對軍隊實際戰鬥力的提高,肯定是難以衡量的。

當然,除了曹操力量的強大,以及對張魯造成的心理震懾外。張魯自身能力不足,以及缺乏抵抗的決心,也是其中一大關鍵。

要知道,張魯在聽到曹操大軍西征漢中的時候,還沒交戰,就想著投降。最後還是在部下的勸諫下,才勉強打了一仗。最後的敗仗,張魯更加沒有辦法堅持。

相比之下,同樣是面對曹操大軍的攻伐,為了守住漢中,劉備敢於付出更多的代價,始終不願意後退。劉備對抗曹操時,地盤肯定更大一些。

但是,不能忽視的一點在於,劉備為了拿下漢中,幾乎砸下所有的家底,動員所有力量。

x

在劉備軍隊內部,甚至出現男人在前面打仗,女人在後面運送物資的場面。但是,即便這樣,劉備依然沒有放棄,繼續選擇跟曹操交戰。最後逼退曹操,守住漢中,並以此稱為漢中王。

當然,張魯的做法,也並非沒有價值。他雖然沒有獲得自己的雄圖霸業。可是,對於漢中百姓來說。他的這個做法,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