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是漢末三國時期武將最主要的官職。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重號將軍雖然地位較高,但是數量有限,主要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因此,從西漢時期開始,朝廷就冊封了大量的雜號將軍,以此授予立下戰功的武將。到了漢末三國時期,雜號將軍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比如關羽的蕩寇將軍,呂布擔任的奮武將軍等,都是常見的雜號將軍。
其中,就本文所要的「平寇將軍」,自然也是一個雜號將軍。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有三位「平寇將軍」:徐晃上榜,另外兩位分別是誰?
一、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郡楊縣(今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一帶)人。三國時期的曹魏著名將領。建安五年(200年),在徐州之戰中,徐晃隨曹操擊敗了投靠袁紹的劉備。建安十五年(210年),徐晃隨夏侯淵去太原平叛,攻克大陵,斬其首領商曜。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徐晃隨曹操征討張魯,徐晃因功升為平寇將軍。同月,曹操回鄴,任夏侯淵為都護將軍,率領平寇將軍徐晃等人駐守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以拒劉備,自己返回鄴城。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為右將軍(當時,以右為尊),進封逯鄉侯。同年十月,曹丕稱帝,這就是魏文帝。在此背景下,徐晃被進封為楊縣侯,受征南將軍夏侯尚所督,進攻上庸(湖北竹山西南)擊破蜀將劉封。劉封逃回成都後,被劉備賜死。因徐晃鎮守陽平,遷封為陽平侯。後孫權派部將陳邵把守襄陽,徐晃與曹仁一起進攻陳邵,攻克了襄陽。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去世,吳國乘機派左將軍諸葛瑾北伐,徐晃與司馬懿到襄陽抵擋諸葛瑾。徐晃因為立下了戰功,所以增加食邑二百戶,前後共計三千一百戶。太和元年(227年),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去世,謚曰壯侯,子徐蓋繼嗣。正始四年(243年),徐晃從祀於曹操廟庭。
二、龐會
龐會,(214—?),三國時期的曹魏著名將領,龐德之子。公元219年,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龐德跟隨於禁迎戰關羽,結果,後者水淹七軍,不僅俘獲了於禁,還斬殺掉龐會的父親龐德。
因此,到了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后,考慮到龐德的忠烈行為,所以賜龐會等兄弟四人爵關內侯,邑各百戶。
陳壽在《三國誌·魏書四·三少帝紀》的記載:諸葛誕造構逆亂,迫脅忠義,平寇將軍臨渭亭侯龐會、騎督偏將軍路蕃,各將左右,斬門突出,忠壯勇烈,所宜嘉異。其進會爵鄉侯,蕃封亭侯。
公元257年,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起兵造反之後,平寇將軍龐會拒絕跟隨諸葛誕起兵。因此,等到司馬昭平定諸葛誕之亂後,將平寇將軍龐會的爵位晉陞為鄉侯。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曹魏後期,龐會獲得了平寇將軍的官職。當然,因為史料記載的匱乏,我們不能確定龐會是哪一年獲得平寇將軍的官職。
陳壽在《三國誌·魏書·鍾會傳》中記載:艾遂至綿竹,大戰,斬諸葛瞻。維等聞瞻巳破,率其眾東入於巴。會乃進軍至涪,遣胡烈、田續、龐會等追維。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龐會跟隨鄧艾進攻蜀漢,並立下了戰功。不過,在蜀漢滅亡之後,《三國誌》等史料中就沒有龐會的相關記載了。換而言之,龐會最終的結局,自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了。
三、劉瑁
劉瑁,江夏郡竟陵縣(今湖北省天門市一帶)人,益州牧劉焉的第三子,也是劉璋的兄長。東漢末年,劉瑁跟隨劉焉來到蜀地。劉焉擔任益州牧的時候,陳留人吳懿也來到了益州。彼時,劉焉替劉瑁納吳懿的妹妹吳氏為妻。
公元194年,益州牧劉焉去世。在劉焉去世後,劉瑁沒有接任益州牧的寶座,反而是年幼的劉璋執掌大權。公元208年,曹操攻打荊州,劉璋派遣使者祝賀,曹操非常高興,於是加封劉璋的兄長劉瑁為平寇將軍。但是,不久之後,平寇將軍劉瑁就病逝了。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劉瑁的平寇將軍一職,自然是名不副實的,也即其並沒有立下什麼戰功,甚至不能說是一位武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