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得諸葛亮為什麼總是為糧草發愁?戰國時期為什麼從能沒這種情況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得諸葛亮為什麼總是為糧草發愁?戰國時期為什麼從能沒這種情況

諸葛亮那是人人都認可的智慧的化身,多少妙計出自他手,只是在北伐戰爭當中,本來打得很漂亮的一仗,最後卻都因為糧草不足,而最終退兵。但是在持續了上百年戰爭的戰國時候,卻從來都沒聽說過糧草拖了哪個軍隊的後腿,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問題首先出在兵制上。治理一個國家,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看上去是軍事上的政策,但是最終可能就反應在了經濟方面,所以不同時期的兵制不同,最終導致的結果當然也就不同。在戰國時期,那個時候的國家都是實行的全民為兵的制度,也就是說,不打仗的時候,大家都是每天普普通通的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一旦國家準備戰事的時候,所有的適齡男性都得放下手中的農具,換上鎧甲、扛著兵器上陣殺敵,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打仗的時候,生產力減少,但是只要停了戰爭,整個國家的農業又恢復起來,所以糧草是不用擔心的。

但是到了蜀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們實行的是軍事優先制度,基本上屬於用六個人養著一個兵,那個時候當兵已經是一個職業了,在戰爭中,也更加注重每個士兵的專業性,都是訓練有素的將士們在對抗,所以每個專業士兵身上的成本也就增加了不少,國家需要花費更多來武裝一個士兵,再加上這些職業士兵是不會再參與農業生產了,所以一方面消耗大,一方面還生產少,這樣一來,就直接導致了在戰爭時期,國家的消耗巨大,糧草出現問題也就是正常的事情了。

後來,曹操率先發現了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首先開始了屯田的工程,也就在那個時候,加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保障了戰爭時期的糧草問題,但是蜀國卻並沒有及時的發現這個巨大的漏洞,=一直到北伐了很多次之後,諸葛亮才終於明白了這個致命的短板,於是也開始屯田的工程。

但是由於他們醒悟的太晚,所以,第一批糧草還沒長好的時候,諸葛亮就先病死了。除了後期生產不到位之外,蜀國的大軍一直都處於戰爭狀態下,沒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所以整個國家的經濟也是在不斷地倒退中,那麼糧草出現短缺也就是正常的事情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