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曹芳(232年-274年),字蘭卿,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魏國第三位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在位)。太和六年(232年),曹芳生於任城王府。青龍三年(235年),曹芳成為魏明帝曹叡養子,冊封齊王。景初三年(239年),曹芳被立為皇太子,同日魏明帝曹叡病逝,曹芳正式即位,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正始十年,經歷高平陵之變,曹爽被殺,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懿家族手中。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高平陵之變後,曹芳和漢獻帝一樣,都是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了。對於司馬懿家族來說,只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讓曹芳如同漢獻帝劉協一樣禪讓皇帝的寶座,就徹底完成了取代曹魏的過程。但是,到了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卻將曹芳廢為齊王,擁戴高貴鄉公曹髦繼位。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司馬師是直接登基稱帝,這一次廢立皇帝的行為,還容易理解,可是,司馬師不過是另外冊立了一位傀儡皇帝。那麼,問題來了,曹芳已經是傀儡皇帝,為何司馬師還要廢了他?
一
首先,司馬師廢掉沒有實權的曹芳,和一場針對自己的叛亂存在直接的關係。
《晉書·景帝紀》中記載:正元元年春正月,天子與中書令李豐、後父光祿大夫張緝、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寶賢等謀以太常夏侯玄代帝輔政。帝密知之,使舍人王羨以車迎豐。豐見迫,隨羨而至,帝數之。豐知禍及,因肆惡言。帝怒,遣勇士以刀鐶築殺之。逮捕玄、緝等,皆夷三族。三月,乃諷天子廢皇后張氏。天子以玄、緝之誅,深不自安。而帝亦慮難作,潛謀廢立,乃密諷魏永寧太后。
司馬懿去世後,其子司馬師把持朝政。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書令李豐和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可以視為曹魏勢力的一次反撲。雖然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誅殺掉曹爽及其黨羽,但是,忠於曹魏的勢力,顯然不會一下子就被斬草除根。
不過,中書令李豐等人的叛亂計劃,還沒有正式實施,就已經敗露了。得知這一消息後,司馬師當機立斷,將中書令李豐和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誅殺。其中,原本在高平陵之變中交出兵權的夏侯玄,也沒能逃過一劫。到了這個時候,司馬師一不做二不休,逼迫曹芳廢黜張皇后,改立王皇后。對此,在筆者看來,司馬師改立皇后的行為,無疑是在借鑒東漢末年的曹操,彼時,曹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漢獻帝劉協,就是為了避免漢獻帝劉協借助外戚來奪回大權。現在,司馬師也將參與叛亂的張皇后廢黜,改為立場上偏向於司馬懿家族的王皇后。
此外,曹芳因參與了李豐等人的圖謀而不安,司馬師則擔心後患,秘密圖謀廢黜曹芳,這意味著二者已經難以同存了。
二
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沒有這一場叛亂的話,司馬師或許可以像曹操容忍漢獻帝劉協一樣,繼續讓曹芳坐穩皇帝的寶座。現在,司馬師和曹芳之間,都已經心生芥蒂了,再僵持下去的話,很可能還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而這,促使司馬師要廢掉曹芳。
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馬師聯合朝廷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長不親政、沉溺於玩樂之中、廢棄講學、棄辱儒士、太后喪母時不盡禮等罪,請依霍光故事廢曹芳的帝位,得到許可。對此,在筆者看來,司馬師的這些理由,實際上都是比較牽強的。在漢末三國時期,曹芳固然不是一位英明果斷的君主,卻也不是昏庸無道之輩。換而言之,司馬師既然決定廢掉司馬師,必須要打出冠冕堂皇的理由。
失去皇帝的寶座後,曹芳搬出洛陽,在河內郡重門營建齊王宮,所有禮儀制度都如同諸侯王的封國,這樣的待遇甚至要在山陽公劉協之上。在曹芳被廢之後,朝廷通過商議,決定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三
另一方面,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司馬師廢黜傀儡皇帝曹芳,也是在借題發揮。在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主要是在朝廷之上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是,曹魏各地的將領,到底對司馬懿家族是什麼態度,顯然還是一個未知數。特別是在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的威望和戰功,都無法和他的父親相提並論。因此,司馬師的當務之急,就是樹立自己在曹魏的威望,並瞭解各地武將的態度。
於是,司馬師在平定叛亂後,借題發揮,廢黜了皇帝曹芳。在此基礎上,司馬師的這步棋有兩個作用:一是讓中間搖擺不定的人,趕快向他靠攏;二是逼著反對司馬懿家族的人起兵造反,然後自己率軍討伐,這樣就更加名正言順了。換而言之,即便司馬師知道一些武將是忠於曹魏的。但是,如果對方沒有起兵造反,自己也不好派兵去討伐對方。現在,自己故意將沒有實權的皇帝曹芳廢掉,就是在逼迫這些將領起兵造反,這樣自己才好將這些將領一網打盡,從而杜絕後患。
四
最後,除此之外,在筆者看來,在高平陵之變後,不管是司馬懿,還是司馬師、司馬昭,都不能說對皇帝的寶座沒有什麼想法。當然,司馬懿因為年齡比較大了,所以沒有辦法行動。不過,司馬師卻完全有機會成為第二個曹丕。因此,司馬師對皇位已經有想法了,正一步一步推進。廢立皇帝這種事情,一旦發生了,基本上標誌著你要改朝換代了。對於這一點,其實在南北朝時期經常發生,很多朝代更替的時候,往往都會伴隨著皇帝的廢立。
在此基礎上,司馬師雖然沒有自己登基稱帝,但是,通過廢黜曹芳,改立曹髦,已經昭告天下,曹魏皇帝已經是傀儡了,也即司馬懿家族,將會取而代之。值得注意的是,司馬師廢帝的行為,果然立刻激起了忠於曹魏勢力的反對。問題還是出在淮南,毌丘儉和文欽造反了。
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司馬師改立皇帝曹髦之後,沒有武將起兵造反的話,那麼,司馬師很可能會在時機合適的時候,迫使曹髦將皇帝的寶座禪讓給自己。但是,大家都知道,司馬師最終在平定淮南三叛的過程中病逝了。雖然司馬師因此丟掉性命,不過,這至少為司馬昭、司馬炎鋪平了道路。從這一角度來看,司馬師借題發揮,廢黜皇帝曹芳,其實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
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曹魏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改鹹熙二年為泰始元年。西晉建立後,司馬懿被追尊為宣皇帝,廟號高祖;司馬師被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並且,司馬炎追尊司馬昭為皇帝,謚號文帝,廟號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