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懿的3000死士來自哪裡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懿的3000死士來自哪裡呢?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的3000死士來自哪裡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據《晉書》記載:「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以上《晉書》中的「帝」不是司馬懿,也不是司馬昭,而是指晉景帝司馬師。他陰養3000死士,卻沒有人發現,也不知道這些人從哪來的。他們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變前一夜,突然就聚集起來。司馬師親率3000死士,屯司馬門,控制了京城洛陽,並取得了成功。那麼,3000死士到底來自哪裡呢?又為何沒有被發現啊?

個人認為司馬師陰養的3000死士平時「藏」在這三個地方,具有隱蔽性,因此沒有人發現,依據相關史料,分析如下。

其一,司馬師的3000死士,一部分可能來自退伍軍人。他們被安置在鄉下,必要時集中訓練。

司馬懿是曹魏四朝元老,尤其是在魏明帝曹叡時期,他受到重用,常年與蜀漢諸葛亮軍隊對峙。尤其是在大將軍曹真死後,司馬懿成為了西南戰線的一軍之帥,真正掌握了兵權。司馬懿也是少數掌握曹魏兵權的外姓人,在曹操時期,宗親八虎騎掌握著大部分兵權,魏文帝曹丕時期,曹休、曹真先後成為大將軍,掌握著曹魏兵權。

現在,由於曹丕和曹叡對宗親大將的打壓及宗親大將的凋零,司馬懿終於有機會掌握兵權了。他在掌握兵權後,和蜀漢丞相諸葛亮軍隊在祁山對峙多年,不落下風,並多次成功擊退了諸葛亮的進攻。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司馬懿還平定了遼東公孫淵的叛亂。

司馬懿在軍中多年,樹立了威望,成為了曹魏軍中一哥。曹芳時期,司馬懿受到曹爽打壓,變成了毫無實權的太傅。他當年的手下將士歲數也不小了,到了該退伍的年齡。可是他們退伍後,無處可去。因此,司馬師可能用其父司馬懿的名義,收留了這些人,將這些人妥善安置在鄉下,給了這些退伍軍人一個好的歸宿。

其二,司馬師的3000死士,一部分可能來自家族僕人及佃戶。他們平時在司馬家族莊園務農。

司馬家族在曹魏時期,也算是名門望族了。公元201年、208年,曹操兩次徵召司馬懿出仕,這就說明了司馬家族不一般。古代,一個大家族,門閥士族,動輒成百上千人,這些人,大部分是僕人、佃戶。如徐州土豪糜竺和糜芳兄弟兩人,就貢獻出數千僕人,來支持妹夫劉備的事業。

這些人大部分應該是司馬家族的僕人及佃戶,少部分在府中,大部分在莊園務農,需要時,再集合起來。對這些人來說,司馬懿和司馬師就是他們的主人,主人讓他們幹啥,他們就得幹啥。他們也不需要知道因果緣由,嚴格執行主人命令即可。因此,高平陵之變前夕,司馬師一個命令,他們就能集合起來。

其三,司馬師的3000死士,一部分可能來自中護軍。他們就是中護軍將領和士兵。

司馬師於公元237年擔任散騎常侍,後來經過多次陞遷,升為中護軍。中護軍是一個什麼職位呢?中護軍,原來稱為護軍,最早出現是在秦朝時所設置的護軍都尉,漢朝延續了秦制。公元207年,曹操將護軍改為中護軍,領軍改為中領軍,他們的職責為掌管禁軍,宿衛皇室,是關鍵崗位。曹魏建立以後,改為護軍將軍,又有了掌管選拔武官的職能,地位進一步提高。

高平陵之變前夕的司馬師就是中護軍,他「作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他掌管著選拔下級武官的權力,選拔了不少自己的親信。這些人可能成為了這3000死士的來源之一。司馬家族控制曹魏大權後,設置四護軍,統領都城外禁軍。

只有司馬家族的核心人員及親信才能擔當這項職務,先後擔任過這項職務的人員有司馬師、司馬昭、王肅、司馬望、羊祜,其中王肅是司馬昭岳父,司馬望是司馬昭堂兄,羊祜是司馬師妻弟,這都是親戚啊。

曹爽掌權時,中領軍由他的胞弟曹羲擔任,曹訓為武衛將軍,都掌管禁軍,而中護軍這一職位,由於利益交換因素,被司馬師所得。司馬師也正是利用中護軍這一關鍵職位,可能暗中收攏了不少反對曹爽專權的死士。

總結: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能夠成功,關鍵在於司馬師陰養的3000死士控制了皇宮及洛陽。而這3000死士的主要來源就是以上三點,換句話說,這3000死士主要藏身於以上三處。

《晉書》中說,3000死士散落在民間,就是指的是「民間」,而是指的在隱蔽處的意思。你想,民間的3000人,沒打過戰,能擔當政變的重任嗎?因此,這3000人大部分是曾經當過兵,上過戰場,或者還在軍隊中服役的士兵。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