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王允除掉權臣董卓後為何不放過文人蔡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解密:王允除掉權臣董卓後為何不放過文人蔡邕?

王允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權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權,為人凶狠殘暴,除掉他,既是政治鬥爭,也是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個不問政治的文人,一個眾人仰慕的知識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後卻說什麼也不肯放過他。所以,蔡邕的死,既讓人扼腕搖頭,更讓人匪夷所思。

關於蔡邕的死因,三種版本有三種說法。《三國演義》中說董卓被殺後,蔡邕「伏其屍而大哭」;謝承《後漢書》中說蔡邕「聞卓死,有歎息之音」;范曄《後漢書》中則說蔡邕「及卓被誅,殊不意言之而歎,有動於色」。三種說法雖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但蔡邕在不合適的場合,表現出了不該有的神態舉動,應該是有史可循的。

老實說,作為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蔡邕不一定精於政治,但未必不講政治。董卓被誅,王允掌權,在這種極為敏感的政治氣氛下,蔡邕即使感懷董卓對他的知遇之恩,但還不至於「伏屍大哭」,公然跳出來和王允鬧情緒、唱反調;如果僅僅因為下意識的「歎息」或「動色」,就把蔡邕視為董卓同黨而被關押,被害死,那只能說是王允在故意找茬了。

董卓比蔡邕大一歲,比王允大五歲。在年代相同、年齡相仿的歷史條件下,董卓成為大老粗似的野蠻軍爺,蔡邕成為才華橫溢的文化巨匠,相比之下,王允成長得比較複雜。他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文化精英;既主持正義,又心胸狹隘。蔡邕沒有死在殺人如麻的董卓刀下,反而死在頗具才華的王允手中,這無疑是「文人相輕」的又一典型案例。

歷史上,凡出類拔萃的文人,大都遭受過同類的嫉恨。如曹操對付妳衡,鍾會對付嵇康,王安石對付蘇東坡,這種同類相斥的例子比比皆是。文章不如人家精彩,名氣不如人家響亮,就用政治手段將比自己冒尖的文壇對手搞臭、搞死,是幾千年來文壇上的政治小人,或政壇上的文化小人所慣用的狠招。高標見嫉,也是包括蔡邕在內的不少文人屢遭迫害的歷史頑症。

蔡邕(133—192),字伯喈,陳留圉人,東漢末年一位能夠駕馭經史、天文、數學、繪畫、書法、音樂等門類的文化全才,一位在文壇上擁有絕對優勢、可以居高臨下的超級大師。與蔡邕相比,王允既是政客,也是文人。玩政治,他可以用計奪權,堪稱一流;搞文學,他還差點火候,尤其是和蔡邕站在一塊,那種黯然失色的自卑感,相形見絀的失落感,卻不是搞一次政變就能脫胎換骨的。

翻閱王允和蔡邕的簡歷,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顆拳拳愛國之心,都曾為反對宦官干政做出過努力和犧牲,都曾違心的依附過董卓,按說應該能找到一些共同語言。然而,王允思想偏執,氣量狹小,剛稜疾惡,圈子冷清,活得比較累;蔡邕思路開闊,豁達開朗,傲氣疏狂,交友甚廣,活得比較輕鬆。正是這種性格上的格格不入,和活躍狀態的巨大反差,才造成兩位知識分子之間的形同水火。所以,蔡邕栽在王允手裡,是遲早的事。

蔡邕自知難逃此劫,乞求「黥首刖足,繼成漢史」,士大夫們也紛紛為他求情。但蔡邕越是想名垂青史,人氣越是這樣煽動朝野,就越發觸痛了王允嫉妒蔡邕的那根肺管子。王允雖有「王佐之才」,但每次與蔡邕辯論交鋒,都被搞得理屈詞窮,嘴笨舌僵。這種比別人矮半截的屈辱,這種口服心不服的窩火,這種在文壇上始終找不到感覺、爬不到巔峰的鬱悶,在他手握生殺予奪的大權後,必定有一番歇斯底里的發洩。

「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既無益聖德,復使吾黨蒙其訕議。」一部史學巨著被他說成「謗書」,一個文學巨匠被他看作「佞臣」,王允在發表這番是非顛倒的謬論時,早已殺氣騰騰。他害怕有損「聖德」是假,擔心遭受「訕議」是假,藉機公報私怨、一掃惡氣才是真。文臣一旦心狠起來,往往比武將更可怕,更冷血。可憐蔡邕慘死獄中。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了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篇談狐的文章。文章大略為:有客問狐仙最怕什麼,狐仙回答說:狐!客惶惑不解,問:「既是同類,何以畏之?」狐仙正色曰:「天下唯同類可畏也……凡爭產者,必同父之子;凡爭寵者,必同夫之妻;凡爭權者,必同官之士;凡爭利者,必同市之賈。勢近則相礙,相礙則相軋耳。」故事雖然荒誕,卻寓意深刻。可惜,蔡邕出生的太早,沒機會看到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