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周瑜魯肅發生分歧,為什麼周瑜死前還要推薦魯肅?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在出征伐蜀的路上,突發疾病不治而終。他的去世,不僅是孫權的一個重大損失,從此少了一條強有力的臂膀,曹操和劉備也從此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當中有所提及: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劉備都曾在孫權和周瑜之間,藉機挑撥離間,終使君臣二人之間有了間隙。除了在伐蜀這件事情上周瑜的做法之外,他在彌留之際給孫權寫的一封奏疏上也有所體現。
據《三國誌魯肅傳》中的記載,周瑜在病困的時候,最後給孫權寫了一封奏疏。其中的大意是:當今天下正值混亂多事之時,這也正是我徹夜難眠為之憂心的事情。願主上預先謀劃未來,做到防患於未然,再考慮之後享受安逸的生活。現在既然與曹操為敵,劉備又近在咫尺,邊境緊密貼合,且百姓們都還尚未歸附,此時應當派良將前往鎮守安撫。魯肅的才智謀略能擔此重任,「乞以代瑜」。我死之後,也就再沒有牽掛了。
這封奏疏感情真摯、言詞懇切,他向孫權表明了:自己時時刻刻都想要為主上分憂,都在為東吳的發展思慮謀劃,除此之外心中在沒有其它的任何想法。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周瑜在最後的彌留之際,依然在向孫權表忠心。
另外,在《三國誌魯肅傳》注引《江表傳》中也記載了這件事情。周瑜在病困的時候給孫權寫了一封信,裡面的內容跟奏疏的內容在意思上基本相同,但是在這封信的結尾部分,卻出現了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假如意見可以採納),瑜死不朽矣。」這句話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說明孫權和周瑜之間,在外人的挑撥之下,確實是存在了一些間隙。而在奏疏的後面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這其中也有很深的含義。
赤壁之戰後,周瑜跟魯肅在處理劉備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周瑜主張趁著劉備到京口借荊州的時候,趁機「徙備置吳」來消除這個以後的隱患。但是魯肅卻主張繼續「聯劉抗曹」,把荊州諸地借給劉備發展,多給曹操樹立強敵。最後的結果是孫權採納了魯肅的建議,當然這其中也夾雜著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不過從這裡面可以看出:孫權對魯肅的重視和信任。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周瑜推薦魯肅來接替自己的位置,是當時一個很明智的選擇。在自己表完忠心之後,再把孫權最信任的人給推上去。這也能說明自己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一心只想著東吳的發展大計。尤其是在奏疏和信裡面用到的「乞以代瑜」、「 儻或可采」等語句,則表現出他在推薦魯肅的時候十分誠心。所以,從這幾個方面綜合來看的話:曹操和劉備的挑撥離間行為,還是觸動了孫權的心弦,使他跟周瑜之間確實產生了一些間隙。
那麼周瑜這樣做了之後,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呢?這從《三國誌周瑜傳》的記載,孫權在周瑜死後的一些表現中可以看出,周瑜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還是彌補了兩人之間的裂痕。孫權親自到蕪湖迎接周瑜的靈柩進行弔唁,封賞周瑜的家人以及族親,這也說明孫權除了對周瑜的個人感情之外,其中也夾在這一些愧疚之情。
在《三國誌周瑜傳》注引《江表傳》中記載了兩件事情:周瑜死後,孫權痛哭流涕的說:「周瑜有非凡的治國能力(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天忽然離我而去(今忽短命),我以後愛依靠誰呢(孤何賴哉)!」孫權稱帝之後,曾對朝中眾人說:「如果不是周瑜的操勞和付出(孤非周公瑾),我登不上帝位(不帝矣)。」通過這兩件事,也說明了周瑜臨終之前所做的努力,彌補了君臣二人之間的間隙。
周瑜死後,孫權升程普為南郡太守,拜魯肅為奮武校尉。並把原周瑜帳下的四千軍士和作為奉邑的四個縣,全部交給了魯肅,令其駐守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