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分析問題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曹操的利益和立場來考慮,其答案自然明朗。
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的主力軍隊遭到重創,一時間難以恢復,他需要時間來整頓內部,發展生產,修養生息,恢復軍隊的士氣,更換武器,補充馬匹,糧食,衣物,藥品。補充新兵,整改編製,重新訓練,治療傷兵等等。而他在做這些事情時,劉備趁機奪了荊州,又奪了益州,曹操奪了漢中。形成三方鼎立的居局面。這時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曹操到底先打誰。自然先打孫權。理由兩條。
第一,曹操要報赤壁之戰戰敗的仇。這個好理解,赤壁之戰前,曹操本來是打劉備的,眼看劉備就被曹操生擒活拿了,到嘴邊的肉,居然被孫權搶去了。煮熟的鴨子都能飛了,曹操心裡自然有氣。而且他本以為孫權能夠迫於他強大的軍事壓力而投降,沒想到這綠眼睛的居然在赤壁燒了他二十萬大軍和無數戰船。這個仇,這口氣,不出心裡實在難受。加上東吳的頂樑柱周瑜剛死,正好趁這個機會國內沒有像樣的統帥,趕緊發兵打他一場。指不定就能把東吳給滅了。
第二,劉備不好打。劉備集團在曹操修整軍隊的時候奪了益州。益州是蜀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麼一個險要之地被劉大耳給搶了,要想滅掉他談何容易?當年劉璋盤踞蜀中,朝廷尚且奈何他不得,何況劉備?劉備此時已經是兵精糧足,文武出眾,能征慣戰者極多。加上又佔據險要地理,易守難攻。曹操若是去打劉備,豈不正好把自己拖入泥潭裡?倘若劉備堅守不出,堅壁清野。曹操大軍深入重地,找不到劉備軍決戰,又不能前進半步,空耗費軍馬錢糧。曹操豈不是被活活拖死在蜀中?
另外,曹操能打劉備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了。曹操打劉備的最佳時機就是剛佔領漢中時。此時蜀地人心不穩,劉備殺人尚且控制不住人心。但是由於孫權在東邊趁機打合肥,合肥是曹操集團的軍事戰略要地,且兵力極少。曹操唯恐有失,連忙從漢中撤兵,次年打孫權去了。為的就是把孫權趕走。解合肥之急。所以曹操集團在不能打蜀的情況下,只能連續對吳用兵,迫使其一方先倒,劉備集團急於鞏固政權,也沒那閒工夫管孫權,孫權是孤軍奮戰。加之曹操水軍已有了經驗。
打孫權是比較划算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