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東漢三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首(排名力壓張郃徐晃等人),是曹操最信賴、最倚重的外姓將領之一。張遼三十歲前曾跟隨過丁原、董卓和呂布(曾是呂布麾下最強兩大著名將領之一,另一位為高順),雖是有始無終的降將,卻不是朝三暮四的家奴,而是公私分明的義將。所以,呂佈兵敗身亡後,張遼被俘歸降曹操,此後成為曹操身邊最重要的將領之一,征烏桓,斬蹋頓;戰東吳,破孫權,名聲大振,成為一代著名將領。
作為已追隨過三任主公的張遼在呂布殞命之際,不僅沒被曹操處死,還能被曹操重用,甚至成為與關羽並列的著名將領,全仗於個人恪盡職守,義薄雲天,公私分明。就因張遼的忠義,才沒有被人稱之「五姓家奴」這種天下稀罕的罵名,才會有白門樓上劉備阻殺,關羽跪求這等天下罕有的場面。白門樓上,關羽對張遼有救命之恩。
然而,許昌城內,張遼卻對關羽有「無義」之舉。張遼的「無義」之舉,就是將關羽矢志不渝的棄曹(操)追劉(備)的念頭告知於曹操。《三國誌·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記載張遼這一「無義」之舉:即(曹操)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裴松之在注這一列傳時,還引用傅玄撰《傅子》中對張遼要向曹操據實匯報關羽的想法前的心裡矛盾,即遼欲白太祖,恐太祖殺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歎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張遼此舉,看似忠於曹操,而負了關羽,但恰恰能說明他是個公私分明,做事講原則的人。
原因如下。
其一,禮遇知恩。
士之所以肯為知己者死,是因為士受到了主上超出本分的禮遇,讓士獲得極大滿足感。白門樓上,曹操不僅不殺昔日在濮陽城東巷裡差點燒死自己而如今兵敗被俘的張遼,還親自為張遼鬆綁,甚至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張遼穿,並且讓張遼坐上座。能享受到曹操這等待遇的,降將當中張遼是第一個。在中牟縣,對曹操有救命之恩的陳宮,不投降照樣被砍頭。救命沒命活,害命有命活。在陳宮血淋淋的對照之下,張遼受到曹操的禮遇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此,張遼視曹操為君父,忠心耿耿。
其二,重義輕利。
義,是一種處理兄弟朋友關係的準則,進而發展為處理任何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標準。利,是一種處理道德私利關係的準則。所以,義,是社會普遍的道德要求;利,則是個人的私利要求。許昌城內,張遼執行曹操的命令去試探關羽對劉備曹操的取捨及去留,而後如實反饋給曹操。白門樓上,關羽對張遼有求情之義;土山之圍,張遼對關羽有說降之情。為此,張遼與關羽之間,義字當頭,兩不相負,絕不參雜絲毫私利。因此,張遼視關羽為兄弟,肝膽相照。
其三,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儒家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基本原則。忠恕之道分為忠道和恕道。忠道,對己的要求,表現為一種極認真、極虔誠的態度;恕道,對人的態度,表現為對他人的理解、尊重、寬容等品質。張遼向曹操如實反映關羽想法的這一行為,只關忠義,不關義利,是為人的忠恕之道。站在張遼的立場:關羽是兄弟,曹操是君父。做,對關羽不義;不做,對曹操不忠。在忠義面前,先忠後義,忠在義上,這是社會主流思想所提倡的。為此,張遼擺正關羽曹操的位置,平心而論。
張遼效忠曹操而出賣關羽,表面是忠曹操負關羽,實質上卻是明辨是非,做事講原則的人。這正是被曹操所信任的原因之一。
筆者按:公私分明,指公家和私人的情況分得很清楚。張遼,本是一個與關羽有交情,與曹操有舊怨的降將。當張遼受命去試探關羽後並如實向曹操匯報關羽的取捨和去留。張遼此舉,說明他是個公私分明,做事講原則的人。曹操知道張遼與關羽的交情,見張遼如此做法,對張遼是更加信任。所以,只有公私分明,才能潔身自好,才能做事有章有法,才能行為端正。因此,公私分明是做人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