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這個詞雖然是從司馬懿之後的晉朝開始流行,但是其前身說白還是貴族與世家,在漢朝的時候世家就是所謂的士族,而到了秦秋戰國時期就是貴族,再往前就是所謂的大小諸侯。
從古代春秋戰國以前整個中國其實還是處於奴隸社會,而平民百姓就是依附在整個天下間大大小小的貴族之下討生活,可以說當時的貴族幾乎就是一方的小皇帝一般的存在。
而且貴族這樣的勢力幾乎屬於世襲,也就是說自己只要是貴族,自己的子孫就一直都是貴族,只要不出現太大的問題就可以無限的傳承下去。
可是秦朝打破了這個傳統,因為商鞅的變法,從而讓秦國的奴隸有了拚搏的希望,於是奴隸的數量就這樣開始發生了變化,可以說正是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從而讓奴隸這個職業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三國對士族的壓制
曹操的集團其實就是士族與寒門子弟的結合體。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當時的荀家一直都不支持曹操自立為帝,說白了就是跟曹操之間的理念不合,畢竟曹操一心想要建立士族與寒門共存的局面。
但是這個想法會極大的損害士族的利益,要知道這麼多年來士族一直高高在上,享受著各種各樣的特權,而曹操居然想要把士族跟寒門子弟列為平起平坐,這讓一向高高在上的士族之人怎麼可能接受得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曹操努力了一輩子都沒有完成自己的帝王夢想,而劉備跟孫權為何會失敗,其實跟曹操的原因大同小異,劉備可以說就由寒門組建而成,雖然寒門子弟的大量出現讓蜀國出現了相當多數量的人才,但是這只是最基本的人才,跟那些傳承幾百年的世家相比,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
而東吳孫權跟劉備的情況更是一模一樣,這也是諸葛亮一直不想跟東吳開戰的主要原因,大家都是同病相憐,何苦為難自己人。
其實東吳也不能說全是由寒門子弟組成,大多數還是江東的士族為代表,只是東吳很好的處理了士族與寒門之間的關係,說實話孫權掌控東吳的那麼多年一直處於防守狀態,說白了就是在平衡士族與寒門之間的關係,不讓他們出現大的矛盾,可以說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浪費在了平息矛盾上面,也沒有剩餘的時候去攻城略地。
士族的再次崛起
原本魏國在平定天下之後,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將士族跟寒門之間和平的相處在一起了,但是以司馬懿為首的士族終於坐不住了。
這麼多年因為要統一三國,所以士族一直都沒有機會把屬於自己的這些特權再次拿回來,而且曹操這個人相當有頭腦,在戰爭當中藉機不知道剷除了多少士族勢力,比如說自作聰明的楊修等人,都是曹操藉機除掉的士族。
可是這些都是小打小鬧,因為士族不是單獨一個人,哪怕曹操殺掉一百個楊修,依然不會讓士族傷筋動骨,就像當時荀家的荀彧、荀攸等人一樣,曹操明明恨的要死,但是卻又不管對他們下手。
這件事一直等到曹操感覺自己已經掌控住局面的時候,才真正的對他們下手,可是士族的勢力可不單單一個荀家,雖然荀家在曹操的打壓下已經無法再次走到士族的前排,但是司馬家卻在這次機會中偷偷走到了台前。
表面上看起來司馬懿在自己的家裡裝病,並且還相當的低調,但是士族都知道這就是自己的希望,所以很多士族在私底下都是無條件支持司懿,就是在等機會。
而這個機會終於在在高平陵之變中實現在了,包括曹爽在內的5000曹氏宗親幾乎被一網打盡,這個時候不是曹家低一下頭服一下弱就可以解決的。
要知道曹操一直都運用自己的智慧在眾多士族當中遊走,既打壓了士族還提高了曹家的地位,可以說曹操就是當時最為出色的人才,就算是曹操已經死了,可是曹家的君主們一定得到了如何再次打壓士族的傳承,只要再次給曹家一個機會,說不定整個士族又會面臨三國時期的那樣,被曹操一步步打壓到跟平民百姓平起平坐的地步。
可以說這一點是士族根本就無法容忍的,這些士族大多數都是傳承了幾百甚至千年以上的傳承,其骨子裡面的高傲早已讓自己無法跟平民百姓平起平坐,因為這是對士族的侮辱。
為了不讓曹操打壓士族的歷史再次發生,司馬懿只能被迫將整個曹氏宗親5000餘人全部斬草除根,其實我們也知道最初的時候曹爽會投降就是因為司馬懿放話讓他們當富家翁,所以曹爽等人才會表示當場投降,等待以後的機會,誰會想到這些士族根本就沒有想過會放曹家一馬,於是整整5000曹氏宗親就此被清除的乾乾淨淨,從而斷了曹家的傳承。
自從司馬家族掌管了整個天下之後,士族可以說得到了最誇張的成長,尤其是司馬炎實行了占田蔭客制,也就是說士族可以在合理的條件下佔有大量的土地跟人口,並且還在經濟上給予了士族大量的特權,直接的後果就是讓整個中原陷入了八王之亂當中,也讓北方的胡人看到了機會進入了中原,從此漢族人民開始進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一直到隋朝的楊堅統一中國為止,才讓士族的腳步停了下來,但是隋煬帝楊廣的爭功近利讓士族再次看到了機會重新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等唐朝以後才徹底將士族從根本上消除。